、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臼井靈氣初階工作坊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牛奶該怎麼喝?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亢達里尼靈氣二階工作坊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老師與醫師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亢達里尼靈氣初階工作坊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感冒與腸胃炎之經穴養生工作坊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保養與維修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慢性病的最大病因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西醫對症,中醫對證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業力法則不在用果來懲罰,應是由果來提醒我們關注起始的因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讓中醫的診斷回歸中醫
我回答:當然可以,可是不建議單用把脈來診斷疾病。
因為大家都知道中醫的診斷方式有四種,
分別是望診、聞診、問診與切診,而把脈即屬於切診的範圍。
由於中醫有四種診斷方式,且在古書中提到: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
因此我個人比較把把脈當成是重複驗證的工具,而非唯一的診斷技巧。
接著我反問患者說:爲什麼你會問這個問題呢?
患者說:因為他的朋友去看了一位中醫,該中醫師幫他把脈之後就說他有嚴重的‘貧血’。
但是他的朋友剛好在前一個星期去做了健康檢查,而檢查的結果顯示並沒有貧血的問題。
我聽他講到這邊我就知道問題出在哪了。
最主要的問題是‘該位中醫師引用了西醫的病名’!
有看過我部落格文章的朋友都知道,
我絕不會因為患者跟我說他有高血壓就知道該怎麼治療,
因為高血壓並不是中醫的診斷結果!
爲什麼那位中醫師診斷患者為極嚴重貧血,可是患者的健康檢查卻是正常的呢?
首先大家要有一個觀念:貧血是西醫的病名,
指的是當紅血球數在男性少於450萬,在女性少於380萬;
或血紅素量在男性少於13.0 g/dl,在女性少於11.5 g/dl;
或血容量在男性少於40 %,在女性少於35 % 時就是貧血。
這是西醫給貧血下的定義。
而中醫師的把脈是不可能診斷出你的紅血球數、血紅素量或或血容量的,
因此中醫師就不可能單靠把脈而診斷出患者是否有貧血的症狀。
但應該會有患者跳出來說:我真的有遇過中醫師把脈診斷有貧血,
而西醫檢查也出現貧血的例子。
我相信會有這樣的例子,但那只是偶然。
我說偶然不是認為該中醫師是亂猜的,
而是因為中醫的診斷中並沒有貧血這個病名,只有血虛或氣血兩虛…之類的診斷。
回到我患者所提的例子,
我認為他的朋友應該是屬於中醫所謂的氣血兩虛,才會導致該中醫師說他有極嚴重的貧血。
因為把脈確實可以診斷出一個人是氣虛還是血虛甚至是氣血兩虛,但就是無法診斷出貧血。
在中醫的觀念裡,血的產生是需要氣的生化,也就是所謂的:氣能生血。
因此該中醫師才會在把到氣血兩虛的脈象後,鐵口直斷的說該患者有貧血的症狀。
但我在之前的部落格也有說明過,中醫有所謂的‘是動所生病’的觀念,
這是在難經裡面出現的話。
其實氣病類似我在強調的能量層面的疾病,而血病比較類似器官上實質的病變。
而我也強調過,當能量層面出現問題時(即氣病的階段),
器官或者肉體並不一定會有症狀,因此可以用能量檢測的方式來做健康檢查。
而當肉體已經出現病變之後,在能量體上是一定會有異常的地方。
由於現代很多疾病都是以西醫的定義為主,
加上西醫在定義這些疾病時都是用儀器去針對某些特定的指數做診斷,
而這樣的結果跟中醫的診斷是完全不相同的。
因此我個人非常排斥用中醫的診斷方式,但卻給患者一個西醫的疾病名稱。
也許該中醫師認為這樣會比較容易跟患者溝通,但卻是把中醫自己的專業給弄壞了。
尤其碰到像該位患者朋友的情形,如果我是當事人,我也一定會對中醫感到不認同。
因為西醫的儀器檢測明明就沒問題,西醫師也說沒貧血,
但那個中醫師就只是把個脈就說有貧血,會給患者有中醫都是騙人的誤解。
我覺得要讓一般大眾接受中醫,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大眾知道中醫的基本定義。
例如什麼是氣?什麼是血?什麼是氣虛?什麼是血虛?…等等,
如同一位中醫師在認識中醫的過程。
而且我也一直強調,中醫是一門養身的學問,應該是屬於大家的資產,
不是只有‘國家認定的中醫師’才能懂得學問。
唯有如此,真正的中醫思想才能在每個人的身上發芽。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肩背痛的病因不只有姿勢不良2
我發現身體後背部的緊繃感好像有一點消失了,
然後我再按壓一下原本酸痛的膏肓附近,那個酸痛感似乎也比較不那麼顯著了。
就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
腦海中突然閃過黃帝內經的一句話: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這句話在金匱真言論裡,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曾討論過該篇黃帝內經的經文。
當時在分享該篇黃帝內經經文時,我人還在台北,
但那時我的飲食作息還是很不正常。
例如有看過我之前文章的人知道,
我在夏天都會喜歡喝冰可樂(但是在回到彰化後,我到目前還沒有買過瓶裝可樂喲)!
因此那時對於金匱真言論的解釋比較偏向於‘老師說的’,而非自己的感受。
但在經過這次的親身經驗後,我不得不懷疑目前大部分人的肩背酸痛,
真的只是習慣的問題而已嗎?
還是形寒飲冷才是更重要的病因呢?
而除了這個發現之外,我也發現另外一個跟受寒有關的現象。
由於夏天的天氣非常的炎熱,因此很多人都習慣穿短袖,甚至是背心之類的衣服。
而且這個現象不只在白天的室外,
即使到了辦公室裡,還是很多人只穿著背心在上班。
甚至到了晚上,回到家後更換的睡衣也有很多人是背心之類的衣服。
說實話,在之前的我也是如此,因為覺得太熱了。
但在回到彰化後,由於少了在台北的繁忙與壓力,
我也多了一些時間在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
我發現晚上睡覺時穿背心跟穿短袖的衣服是有差異的!
如果晚上是穿背心睡覺的話,隔天起來覺得身體會比較重,
有點類似小感冒的症狀,會稍微有點怕冷。
但如果是穿短袖的話,這樣的症狀就比較不會出現,
甚至前面提到的排寒反應也比較容易出現。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但就我的經驗與黃帝內經的內容都是可以印證的。
例如一樣都是穿背心吹冷氣,但在白天就比較沒事,
可是如果是晚上睡覺時就比較容易受寒。
這邊跟中醫認為陰陽之氣的運行有關。
黃帝內經提到,白天是衛陽之氣行於體表,而晚上時會變成是營陰之氣行於體表。
由於白天是衛陽之氣在體表,因此即使稍受風寒之氣也有抵禦的能力;
但是到了晚上,此時的衛陽之氣就進入到身體的臟腑,
而是由營陰之氣行走於體表,因此對於同屬陰邪的風寒邪氣較沒有抵抗力,
也就比較容易有遭受風寒的情況發生。
關於中醫所謂外淫邪氣的侵襲,最常在人們疏於防備的時候,
因為人們多半不認為該行為會造成邪氣的侵犯,
加上在該事件下侵入身體的邪氣並不多,所以比較不會有立即嚴重的症狀反應。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事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作息讓邪氣有了入侵的機會,
而在日積月累之後,當症狀比較嚴重的爆發時,
往往造成當事人有點莫名其妙就中槍的感覺。
就我這半年的觀察發現,其實現代人由於從小習慣的關係,
導致會將很多錯誤的生活習慣給合理化,
但往往也就是這樣的合理化才造成身體上的一些慢性疾病。
例如我自己的喝可樂與吹冷氣,在之前的我也不認為有那麼大的影響,
但漸漸經過一些細微的觀察後,才發現很多症狀之所以難治,
最重要的就是患者並沒有真正重視病因,當然就不會想努力排除病因了。
借用一句劉備說的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把這句話放到養身上也是成立的。
寫到這邊我也發現:天下無不治之病,只有不想被治之人。
而他之所以會不想被治,並不是他不去看醫生,
而是他把之所以會生病的所有責任都推給醫生了!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肩背痛的病因不只有姿勢不良1
心中總是感激著上天巧妙的安排。
之前在台北的時候接觸與學習的眾多能量療法,
也有機會在這半年好好的重新溫習與感受一翻。
對於身體內氣的流動,以及與大自然間的交互變化,
在有更多的時間反覆為自己做自我療癒後,似乎有著更深一層的感受。
相對於之前在都市中的生活,
驚覺發現自己在當時怎麼把自己與大自然間的對話給切斷了。
而且把兩者間切斷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大腦,也稱為小我,或稱為慾望。
這邊再分享一個最近的新感受,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實驗看看。
話說回到中部之後,除了晚上睡覺或者在治療患者的時候,
不然我幾乎是不開冷氣的,而且即使開了冷氣,我也多將溫度設定在27或28度。
而會設定在27度是因為我太太懷孕所以很怕熱,
另外晚上如果比較悶熱一點,小朋友也比較不容易入睡,
因此就把溫度稍微設定的低一點,不然一般都是設定在28度。
也許對於住在台北的朋友來說,這樣的溫度跟沒開冷氣差不多,
但我的身體卻透露出了一些有趣的訊號。
記得前一陣子的某天晚上,我太太在睡前一直喊熱,
因此不得以只好把冷氣的溫度又降低一度到26度。
隔天起床之後覺得後背部怪怪的,大約在膏肓的位置,
會覺得該部位的胸椎緊緊的,而胸椎兩側與肩胛骨間的部位酸酸痛痛的。
但因為還要帶小朋友去保母家及載太太去上班,所以就沒有再去多想。
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兩個小時吧,我已經吃完早餐,
正在使用電腦與看書的時候,突然打了個噴嚏。
而在打完噴嚏後,鼻子也稍微有一點點的清鼻水流出。
對於這樣的現象,也許很多讀者會已為我感冒了,
但我知道在我打噴嚏與流清鼻水後我身上的寒氣已經排出了。
因此我對於打噴嚏與流清鼻水反而會認為是好現象。
而為什麼我會認為打噴嚏與流清鼻水是代表寒氣外散的好現象呢?
因為在黃帝內經中有提到: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
而張仲景也說過: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也就是說打噴嚏是身體內的正氣想把風寒邪氣排出體外的一個自癒反應,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想打噴嚏卻不打不出來的話,代表他的陽氣比較虛弱。
對於這個觀念在現實生活上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實證。
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在面向大太陽時會有打噴嚏的經驗,
而有人想過為什麼面向太陽會打噴嚏嗎?
這邊一樣可以從中醫的陰陽來分析。
首先所謂的風寒邪氣主要屬陰邪,在治病的觀念上,陰病需要陽來治,
而太陽正好是最好的陽藥。
當身體的陽氣因為照太陽而得到補充之後,就會把身體內的陰邪給驅除體外。
而風寒之類的陰邪最容易停留在身體的哪一個臟腑呢?就是肺臟。
因為黃帝內經提到:肺主皮毛。
而皮毛正是最容易大面積召受風寒的部位。
像我在前面提到的情形,晚上睡覺時把冷氣的溫度設定的比較低一點,
在初入睡時為了避免著涼,一定還是會把涼被蓋在肚子上。
但是等到熟睡之後,應該很多人會有踢被子的習慣吧,這時就很容易著涼了。
經過一夜的冷氣伺候,這些微量的風寒邪就會進入到身體的氣管與肺臟,
此時稍有能量的人就會在早上起床時打噴嚏,
或者在喝了溫熱的飲料後出現流清鼻水的現象,
這些其實都是很好的身體自癒現象。
但由於有打噴嚏與流清鼻水的‘症狀’出來,
因此很多人就以為自己感冒或者過敏了。
關於這個部分的觀念,我在之前有關過敏的文章有分想過,這邊就不多說,
因為我要講另一個親身的發現。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我的身體與外界環境的對話2
而在五行中火是土之母,在陽亢達到極至之後,宇宙的法則就是陰的產生。
這時就像乾裂的大地需要雨水的滋潤,才能讓萬物繼續的蓬勃生長,
如果繼續的乾旱將會導致春生夏長的萬物突然大量枯死。
而這也是為什麼說暑必兼濕了。
因為這時的雨水一接觸到乾裂的大地將瞬間化為水氣,
這樣的反應可以將地表的火熱之氣給消散,
並藉由地氣上為雲再轉化成天氣下為雨,讓整個自然界的循環再度恢復生機。
但這時的雨水絕不能是雪水,不然萬物也將因此而生病或者死亡。
回到人體上來看,這時最消暑的方式就是吃一些甘寒微苦的食物或者中藥,
藉由甘補脾,寒勝熱與苦燥濕的作用,可以將身體內的溼熱邪給排出體外。
但如果這時有人選擇喝冷飲與吃冰品,
這在中醫來講算是吃進過量的寒濕之物了。
大家想一想,在炎熱的夏天如果來一場午後雷陣雨,為什麼會覺得舒服呢?
原因就在於熱與水作用後的濕很快的上升產生對流了,
但如果那個濕氣沒有辦法立即上升的話,
是不是就有很多人會覺得更加悶熱不適呢?
對應到人體上也是如此,陰與陽之間必須是可以互相交替循環的,
而身體內水氣的蒸騰靠的就是陽氣。
前面提到當陽氣太過時會產生火熱的症狀,但只要補充適量的陰液進來,
這時的陽亢就會緩和下來,而變成適當提升濕氣的動力。
而這些濕氣經過陽氣的提升作用後,
就會到中醫的肺然後敷布到體表,變成流汗的現象。
這就是人體自然在面對陽熱時的反應。
但這時如果喝了太多的冷飲與冰品,身體內的陽氣就會從過剩轉為不足,
而且產生的濕氣會比剛剛所描述的還來的多,
在濕氣更多卻陽氣不足的情況之下,這些濕氣就無法上升到中醫的肺,
而只能停留在中醫所謂脾土的位置。
這時由於脾土受到濕氣的佔據,
則在脾土之上的心肺之陽,就無法得到足夠的陰液而下為雨;
而在脾土之下的肝腎之陰,也因為沒有足夠的陽氣來產生蒸騰的作用,
造成身體內氣的運行受阻。
這樣的一個體內環境就很像所謂的沼澤區域,進而產生所謂的疫癘之氣。
這時脾土因為被濕氣所困,就會變成像爛泥巴一樣,
既無法消化吸收新吃進來的食物,當然也就沒有多餘的能量可以提供給身體的其他臟腑。
這時表現在外的症狀就會有食慾不佳、沒有精神(因為脾濕);
頭暈想吐(心肺之火上炎);拉肚子、腰腳無力(肝腎之陰下陷)…等等的症狀,
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症狀呢?
不知情的人也許會以為自己吃到不乾淨的東西,
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用了不正確的方式消暑造成的。
也因為主要的濕氣都堆積在中焦的脾胃,
在長期日積月累之後也很容易在身上有游泳圈的產生。
對於這樣的情形,就我臨床的經驗上發現,
可以藉由加強帶脈的疏通來改善上述的症狀。
而為什麼是帶脈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帶脈是人體所有經脈中唯一一條橫著走的經脈,
也由於他橫越過整個身體的中心,所以就把所有的經脈給切成上下兩半,
因此當帶脈不通時,就很容易造成經絡上下之氣不相交通的症狀。
而第二個原因:因為帶脈所在的位置在身體的中心,也就是約略在脾胃之處,
因此帶脈之所以會不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脾濕的產生。
那要怎麼自己通帶脈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將雙手掌跟的位置貼在兩側腰際,
然後依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方向按摩帶脈即可。
一般建議順時針與逆時針的次數要相同,
而且高度大約與肚臍平(或距肚臍往上或往下各三吋亦可),
除非有特別要補或瀉的體質,但那需要參考身體的其他症狀,因此會建議詢問專業人員。
只要在這三個節氣的時間內(大約45天),每天幫自己的帶脈做按摩各50次,
相信有很多人就會發現游泳圈不見了。
當然大家還是要注意一個觀念,
不管是服用甘寒微苦的食物或藥物,或者做剛剛提到的帶脈按摩,
這都只是在增強身體排除因為錯誤消暑所造成的水濕之氣,
更重要的是要讓身體不要產生過多的濕氣。
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口渴時,小口小口喝著室溫的開水,
並盡量讓自己所楚的位置能保持在通風的環境。
關於上述的這些觀念,有很多是黃帝內經裡面的觀念,
但也有很多是我在這兩三年藉由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所得到的經驗。
會是在最近兩三年,主要是因為有靈氣的幫助,
藉由保持在“覺知”的情況下做靈氣的自我療癒,
讓我對於身體內氣的運行有比較深刻的體驗。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我的身體與外界環境的對話1
而在夏至之後的兩個節氣分別是7月7號的小暑與7月23號的大暑,
然後到8月7號才會進入立秋。
看到夏至、小暑或大暑這幾個節氣,想必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炎熱的天氣,
因此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待在冷氣房,或者是吃著消暑的冰品與喝著清涼的飲料。
但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小心在秋冬時腸胃會跟你鬧彆扭喔!
剛剛提到很多人看到夏至、小暑甚至大暑這幾個節氣時,
就會立即聯想到炎熱的天氣,但是在中醫裡,
對於‘暑’這個外邪有著除了炎熱之外的觀念。
中醫講“暑必兼濕”,另外在四個季節對應到身體五臟時,
會在夏季之後再加上一個‘長夏’以對應到脾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對應呢?
而又為什麼在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中有提到‘逆夏傷心,秋為痎瘧’呢?
這裡面的重點就是“暑必兼濕”這個觀念。
在中醫裡面有一個觀念“冬至一陽升,夏至一陰升”。
由於中醫講求的是中庸的調和,也講陰陽的平衡,
因此在陰陽的觀念中就會有物極必反的現象。
當陽熱亢奮到極點後,陰就會慢慢的產生。
如果這時陰無法及時產生,那就會進入嚴重的惡性循環,
導致陽最後會飛躍外散,該生命體也就會步向死亡。
因此雖然夏至可以視為‘酷夏已至’,但千萬別忽略那逐漸轉化的“一陰升”。
而什麼是陽?什麼是陰呢?
陰陽是一個相對的觀念,例如動為陽,靜為陰;
熱為陽,寒為陰;氣為陽,液為陰…等等。
在這邊可以把陰陽視為氣與液。
其實中醫的邪氣除了有外來的六淫之外,
也有很多是因為身體氣血運行失調而化生的,
例如“氣有餘便是火,液不流則為濕”。
氣屬陽可以作為一個人的動力,但是當氣過多的時候並不是好現象,
因為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血液的流動是由於氣的推動。
而當氣過多了之後,血行的速度就會過劇,如同火爐上的水。
由此可以知道當氣過多的時候,這時的氣就如同火邪一樣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而液屬陰是一個人體內的水分,
正常人體內的陰液會因為陽氣的推動而有升降的變化,
所謂‘天氣下為雨,地氣上為雲’。
但如果一個人的陰液因為陽氣受阻而無法正常流動時,就會變成‘一攤死水’,
這時的陰液就無法再被人體所吸收與利用,反而變成所謂的濕邪。
回到‘夏至一陰升’這句話,是不是有人會問:
這邊的陰是從哪邊開始產生的呢?
在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中提到“脾者,陰中之至陰”,
因此這個‘一陰升’指的就是脾陰的產生。
從這邊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中醫在劃分季節時,
會在夏天之後再補上一個長夏,而長夏是對應到五臟的脾了。
這時再回頭來看夏至、小暑與大暑這幾個節氣。
剛剛講解過夏至就是陽最亢的日子,從那天之後白天的時間就會慢慢變短,
而夜晚的時間就會慢慢變長,也可以視為‘一陰升’。
既然夏至是陽最亢的節氣,所以大家就會做很多消暑的動作,
而現代人最容易做的就是吹冷氣、喝冷飲與吃冰了!
但是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在一開始有提到,
如果你用上述的方式來消暑,很容易會有拉肚子的症狀呢?
這還是可以從剛剛提到的陰陽變化來看。
剛剛一直在強調一句話‘夏至一陰升’,
而我們也知道這個陰是從五臟的脾產生的,
那為什麼吃冰與喝冷飲會在秋冬容易有拉肚子的症狀呢?
雖說在認識中醫時,我們會聽到有人說‘腑為陽,臟為陰’的說法,
但也應該有人聽過‘心為陽中之陽,肺為陽中之陰,腎為陰中之陰,
肝為陰中之陽,脾為陰中之至陰’這樣的觀念。
臟既然為陰,那為什麼心又稱為陽中之陽呢?
最主要的關鍵在於,雖然中醫會將萬物分陰陽,
但實際上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同體的!
那個分法是‘人’的作為,並不是萬物自己的選擇。
因此我們在細看一個臟腑時,就會發現該臟腑既有陽的特性,也有陰的特性。
只單純強調陽的特性或者陰的特性,都不能完整的表現出該臟腑的整體性。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什麼是靈氣?
不僅我們的肉體是由波動所組成,
連我們身體的周遭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波動。
以量子物理學的說法而言,能量才是存在的基礎物質,固體反而是不存在的。
因此舉凡肉體、情緒或是思想…等等,都是由不同振動頻率的能量所組成!
而在很久以前,人們就發現了不僅能夠治癒疾病,
而且還能給予心靈平安的特定波動,這個特定的能量,即一般所謂的靈氣。
不知有沒有人注意到,當我們身體受傷的時候,
雙手會不自覺的就放在受傷的地方,以減緩受傷區域的不舒服感。
而除了肉體上的傷,我們會不自覺的將雙手覆蓋上去,
對於身體內臟器的不適也是如此。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將雙手放在腹部的地方時,
我們會直覺認為他可能有腸胃方面的不舒服。
甚至除了當肉體遭受疼痛時,我們會將雙手放在不舒服的區域外,
連傷心的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的將雙手放在胸口,讓傷心的不適減緩。
其實當我們將雙手放在身體不舒服的區域,
本能的反應就是為了傳遞療癒的能量給受傷的地方。
因此簡單來說,靈氣就是一種簡單的徒手療癒技巧,
目前被歸類在輔助療法中能量醫療的領域。
除了上述的本能反應外,
在佛經與聖經中,也均有提到釋迦與基督都曾徒手為人進行治療,
而在古希臘的祭祀文中也有“合掌手觸萬病癒”的記載。
甚至在中世紀的英、法等國,也有國王將手放於患病者身上,
而治好重病的紀錄,稱之為“皇室的觸摸(Royal touch)”。
且在世界各地很多原住民的部落,也有很多這樣活用能量的事實被紀錄著。
這些能量療法雖然有著不同的名稱,
例如在有些地方稱其為普拉那(Purana)、有些地方稱為瑪那(Mana)、
或稱為普涅烏瑪(Pneuma)、或稱為巴拉卡(Baraka)…等等。
而在中國我們比較熟悉的說法是「氣」,而在日本則稱為「靈氣Reiki」。
但不管是哪一種名稱,其實指的都是一種宇宙生命的能量!
目前在歐美許多國家,已將靈氣當成是一種輔助療法,
被護理人員廣泛使用於輔助各種慢性疾病與癌症問題的舒緩。
因此靈氣是一種純淨的宇宙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協助我們淨化空間與食物,
也能清除能量場中污濁與阻塞的能量,
更可以用來修補身體的能量場,使其達到平衡。
也就是說,靈氣可以平衡人體失衡的能量場,
將身體的能量頻率調節到正常的範圍,進而讓身體、心靈與意識恢復正常。
現今社會上大多數的疾病或心理問題,
往往在能量場上都會先出現失衡的狀態,特別是在情緒體上。
接著這些失衡的情形,會慢慢的影響到我們的肉體,變成為我們所謂的疾病。
如果我們能經常的幫自己的能量場做清理,
並調整身心的思維模式,將可以避免大多數的病痛與心理問題。
因此靈氣除了用於專業的療癒外,
也是一種非常容易,且唾手可得的日常保健技術。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靈氣不是萬靈丹,也不能治百病。
靈氣僅能幫助我們將失衡的能量場,盡量的回覆到原本該有的“正常”的狀態,
藉此讓物質、情緒和精神…等等各層面的問題,逐漸的減緩並消失。
靈氣除了用在能量治療之外,對於自身的靈性成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因此如果有人對於靈修、靜心或自我提升…等等之類有興趣的話,
靈氣也可以帶來許多額外的幫助。
而在某些人身上,也可能透過靈氣的點化,讓他們與更高層次的連結被強化。
因此靈氣是一種極為適合社會大眾任何人學習的療癒系統。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雪白治療系統初階工作坊
雪白治療系統是一個基礎於『無條件的愛』的治療系統。
這系統的能量在3000年前,由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傳遞到一個小小的德魯依聚落中。
該療癒能量之所以被稱為雪白治療系統,乃是因為當時耶穌基督來到這個聚落時,
他的衣服是雪白的,並且教導使用光的能量來進行療癒。
這個系統的創建者在前世曾經和他的丈夫還有姊妹們,
一起居住在這個耶穌基督到訪的德魯依聚落中,並學習了這個療癒系統。
而他在這一世中,由他的指導靈處再次接收到這個治療系統,
並允諾將雪白治療系統能量傳遞給任何需要的人。
雪白治療系統的點化與能量,可以幫助你重建或加強你與你的基督自性(或稱高我)間的連結,
並增強你的自然療癒能力。
雪白治療系統的能量溫和,在淨化上有著極佳的效力,
並可以在許多情況下協助人們穩定下來,深入自我的核心,感受神聖的臨在。
因此,在此一工作坊中,我們將焦點置於認識自我,以連結更高意識。
完成此一工作坊後,修習者可透過連結此一能量來進行自我療癒、療癒他人與其他的應用。
因此在工作坊中也將說明如何進行現場與遠距療癒的相關技巧。
學習雪白治療系統不需要有任何的基礎,也不需要學習過任何其他課程,
更沒有宗教信仰的限制。
只要抱著開放的心前來,學習你所需要的,並接受光的上師之祝福即可。
*此一系統也可以接受遠距點化,而現場課程與遠距課程的最大差異在於:
我有更多的時間來分享更多相關的瞭解。
此外,你也會接受一次的現場點化,並學習以下的主題:
簡介雪白治療系統
雪白治療系統初階點化
簡介呼吸與冥想技巧
點化與淨化期
簡介能量系統(包含能量場與脈輪)
現場療癒技巧
遠距療癒技巧
空間淨化與自身能量場維護
會見基督自我
課程資訊:上課時間:8/24 10:00am~6:00pm。
上課地點:彰化縣員林鎮中山路二段556巷38號(離員林星巴克步行約3分)。
帶領者:Chun Cheng。
報名方式:請寫信至elgucare@gmail.com報名,在收到報名信後三天內將回信
通知課前準備事項。(小班制,四人滿班)
課程費用:3500元,含講義、練習CD與結業證書乙份(遠距上課者僅提供電子
圖檔,需紙本講義與證書者,郵資另計)。
複訓費用:1200元。
匯款帳戶:郵局代號700局號0081498帳號0167953。
帶領者介紹:Chun,有著中西醫的醫學背景,對心靈成長與能量療癒亦有興趣。
目前除了提供醫學上的療癒外,亦提供能量療癒服務與工作坊的教學。
預約開課:本課程接受預約開課,預約人數達兩人以上即可討論開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