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這個多久會好?”或”這個要治療幾次?”每次聽到這個問題都讓我很頭大。因為不同原因造成的受傷需要的療程數是不一樣的,甚至個案願不願意配合更是關係重大。如果樂觀地給出一個數字,卻遇到不願意配合的個案,那我會對個案無法在預期時間內康復感到難過。如果給出的是比較嚴謹的數字,個案又可能會因此而不願意好好接受治療。因此我決定在這邊寫一篇較為詳盡的說明。
對於身體受傷,需要多久時間才會康復這個問題,第一個要去思考的是,這個受傷是單一事件造成的傷害?還是累積下來造成的傷害?
例如腳踝扭傷,原則上可以算是單一偶發事件(舊傷未癒除外)。如果能積極治療的話,依症狀的嚴重度不同,經驗上絕大部分在3~6次內就可以康復。但如果沒有治療的話,我也曾遇到超過四年都還沒好,最後導致脊椎側彎、坐骨神經痛,才因坐骨神經痛過來治療的(https://8denergy.blogspot.com/2023/02/blog-post_13.html)。而像這種腳踝扭傷拖這麼久還沒好的,通常在一開始都算是嚴重受傷,甚至有些是舊傷未癒新傷又患的,加上又拖了這麼久,即使積極治療都可能需要至少10次以上的治療才會康復。因此受傷後盡快接受正確治療是很重要的。
而甚麼是累積下來的傷害呢?最常見的就是職業傷害。有些工作一看就知道很容易有職業傷害,例如扛瓦斯的工人。而有些工作看起來很輕鬆,但經年累月的累積下來後,常常在不舒服發作時讓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受傷的。這類型最常見的代表就是文書工作者、工程師、工廠作業員或者牙醫師…等等。這類工作看起來都不需要出很大的力氣,有的甚至還可以坐著工作,怎麼還會受傷呢?
主要是這一類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長時間只用到某些肌肉群而已。身體的肌肉與筋膜長時間的維持在某個姿勢,會讓循環變差,導致廢物排不出去,而新的水分與血液營養進不來,漸漸的肌耐力就會變差,組織變得僵硬且容易受傷。對於這一類型的個案,就很難給予確切的治療次數或者康復的時間。因為這一類型的患者會出現在我眼前,絕大部分都已經是疼痛不舒服好一段時間,甚至有些是止痛藥效果不佳了才來求診的。
這時我的治療需要做到兩件事情:第一是讓氣血循環恢復順暢,這樣才可以修復受傷的組織。因此如果個案可以請假好好讓受傷的組織休息一段時間,那基本上還是可以給出確切的治療次數或者時間就讓身體康復。但現實總是沒有那麼完美,因為絕大部分的個案還是需要工作,不然怎麼有錢生活跟接受治療呢。既然無法請假好好休息,那當然在治療的次數上肯定就會增加,因為那些受傷的肌肉與筋膜在接受治療後,不僅要排除受傷前就已經堆積的廢物,還要應付每天工作時新產生的廢物啊。
這時第二個重點就關係到個案的恢復速度了。那就是下班後盡量不要讓工作時緊繃的肌肉繼續做工了。最常見的就是,上班看著電腦辦公,下班看著電腦或手機追劇或打遊戲。遇到這一類型的患者,我真的很難給出療程數或時間。除了讓工作時緊繃的肌肉在下班後能好好休息外,如果想讓身體恢復再快一些,患者還可以做一些反向伸展的運動與拉筋,藉由身體神經系統的一些拮抗原理,讓緊繃的肌肉放鬆。
所以對於職業傷害,我簡單的總結下來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可以請假一段時間,且在請假的時間內,可以讓受傷緊繃的組織好好休息,甚至願意做一些反向伸展的拉筋與運動。這種康復的最快,經驗上都可以在3~6次內康復。但要請假休息一段時間,並不是每個人都可做到的事,因此後面兩種的結果就很重要了。
第二種,不能請假,但願意在下班後讓受傷緊繃的組織好好休息,甚至願意做一些反向伸展的拉筋與運動。這一類型的患者,一個星期接受三次的治療,經驗上在一個月內都可以康復。
第三種,既不能請假,下班後也不願意讓受傷緊繃的組織休息,也不願意做運動伸展的人。就經濟學上來說,我會最喜歡這類的患者,因為他們會是我終身的客戶。但現實上他們往往是我最頭大的,因為他們不僅不可能長期接受治療,而且還可能會反向宣傳他們在我這邊治療沒有效果。
我們都認可身體本身就有修復自己的能力,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在受傷後絕對避免當初引發受傷的原因。不然,針對病因與病機去做正確的治療,而不是選擇掩耳盜鈴(例如止痛藥),才是加速康復的唯一解藥。而除了這邊提到的受傷是如此,身體很多的疾病也是如此喔,之後再寫一篇關於疾病恢復的文章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