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當下的行為模式都取決於他個人過往的經驗,而對於相信有前世的人來說,這過往的經驗當然也包含了前世的印記。我們可以把這些過往的經驗統稱為”意識的母體”。這個意識的母體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會隨著每個人本身的經歷持續的轉變。但在我的經驗中發現,當人處於節奏快速的環境中時,會很容易陷入反射的行為模式,導致這個轉變變慢,甚至僵化,進而成為了所謂的習性而不自知。
甚至由於意識母體的僵化,與反射行為的持續產生,可能進一步造成陷入死胡同的困境,進一步影響到一個人的情緒層面。再過一段時間,情緒的反應也會僵化,於是讓自己陷入到極度負面的情緒裡。而這樣長期的行為與情緒最終將在身體上表現出不適的症狀。但因為節奏快速的環境仍在,因此即使身體有了症狀的提醒,也很難撼動當事人去改變僵化的意識母體,最終導致生命在痛苦中逝去。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療癒,我們會發現防止意識母體的僵化當是療癒的第一步。而防止意識母體僵化的最好方法便是”靜心”或者所謂的”覺察”。因為當我們保持在覺察的當下時,我們就可以跳脫出反射的行為模式。而由於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不再是單一的反射行為,我們的經驗便將會恢復到原本該有的多元性,如此將可以防止我們意識母體的僵化。
再者,如果我們可以隨時保持在覺察的狀態下行事,則對相似事件的反應將可能得到許多不同的結果,此時我們便可以從中整合出較佳的處理模式,並將不適用的舊模式刪除。如此一來,便可以持續的修正意識母體,使其進入良性的循環中。
透過這樣的認知,在我個人的經驗上發現,如果只是單純的從肉體上去療癒,卻忽略了意識母體的運作,這個個案將會很難真正的康復,因為他的慣性行為仍然存在。如同一個人常將小轎車當大貨車用,如此一來不管修車師傅多厲害,這台小轎車終將較其他小轎車快速報廢。唯有改變小轎車主人的思考邏輯(即意識母體),則他對小轎車的使用方式才有可能改變(即行為反應),最終小轎車才可能達到最佳的使用年限與功能表現(即肉身的健康)。
但要讓一位長期以習性反射行事的人改變並非容易的事,除了當事者需要願意隨時覺察自己之外,他也需要多接觸一些身心靈相關的好書,甚至需要一位從旁的協助者。大家都知道,一個人最大的盲點就是看不見自己的盲點。因此如果只是自行看書,有些人可能還是會繼續的在死胡同裡繞,更甚者可能反而強化了自己原本錯誤的認知而不自知。
據此,我將在原本的療癒方式上增加”靜心談話”的服務,協助個案盡早跳脫出僵化的意識母體,讓療癒不僅只是在身體症狀的結果上打轉,還能進一步從較根源的意識層面改善。值此也再一次的闡明我個人對療癒的定義。
首先,關於療癒我將其定義為是個案從新找回自己的一個過程,也是個案本身的責任,而在此過程中我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因此療癒的發生只有在個案自己主動有意願發起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完整,也就是說我不會強力介入個案的療癒,而是被動的參與輔助。因此我通常不會主動告訴個案哪邊有問題,除非個案自己有覺察到。
再者,於療癒的過程中個案本身都需要主動的參與與覺察,個案的身心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且這些變化不一定都是舒服的,但應該都是之前曾經發生過卻被抑制下來的,因此我需要為那些東西開啟釋放的路徑與保留一點釋放的時間。所以這個療癒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化到個案所預期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