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的天氣變化很大,有時清晨與中午還有夜晚的問差可以達到十度以上。在溫度這樣劇烈變動下,很多人都有了感冒的症狀,當然也包含了小朋友。每個父母碰到小朋友感冒時通常都會慌了手腳,因為原本活蹦亂跳的小孩,會顯現出哭鬧及沒有食慾甚至精神不佳的症狀。尤其對於還不會講話,或者表達能力不佳的小孩,父母更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自己目前也有兩個小孩,大的也不過一歲半而已,而在這一年半中,就我的印象他應該感冒過兩三次,因此我想我應該可以稍微分享一下我對於小孩感冒的處理態度。
印象中老大至今有兩次發高燒的案例,第一次是在他大約七八個月大時,印象中當時的體溫有到39度以上,不過沒有甚麼其他明顯的感冒症狀,因此保母懷疑是嬰幼兒玫瑰疹。在整個生病的過程中,老大的體溫雖然都在38.5度到39.5度之間,但是精神與食慾都算不錯,只是會比較黏人而已,所以我在讓其服用一次西藥的退燒藥之後,就決定不給他服用西藥的退燒藥了。
而為什麼會讓他服用西藥的退燒藥呢?主要是兩個原因。首先是我的太太。因為他從小接受到的資訊就是要盡快退燒,因此會很擔心小朋友發高燒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另一個原因是我的保母。因為目前的保母教育訓練以及證照考試都是以西醫為主要觀念,所以她也會詢問我是否要帶他去看西醫。原本我很堅持不要讓小朋友吃退燒藥,但因為我太太當時強烈堅持要退燒,所以我就先讓步了。
讓小朋友服用了一天的退燒藥後,保母說:燒在服藥後有退下來,但在藥效退了之後就又回復高燒的狀態。其實關於身體對於感冒的生理機轉反映,我在之前就嘗試的跟我太太溝通。他也從原本感冒要看西醫跟吃西藥,慢慢的認同可以用中藥調理。只不過這一次因為是小孩生病,且很多老人家都說發燒過度腦袋會燒壞,因此他又習慣性地回到用西藥退燒的想法。
由於我已經讓小朋友吃了一天的西藥退燒藥,而小朋友發燒的情形仍然反覆不定,因此我決定再跟我太太好好溝通一次。我說:以中醫的觀點(其實目前的西醫也已經慢慢接受這個觀點)來看,”發燒是身體的一個自癒反應”,由於身體受到寒邪的侵襲,因此必須增加體溫來將寒邪排出體外。只要小朋友的精神與食慾是好的,不管發燒到幾度都不用太擔心。而且目前讓小朋友吃了退燒藥,但發燒的症狀仍然反覆發生著,不就代表這樣的治療只是單純的在抑制症狀而已嗎?
同時我也查詢了西醫關於玫瑰疹的資料給他看,相關資料都提到關於玫瑰疹只能給予”症狀治療”。換個角度來說就是這些西醫用藥不是在治病,而是讓你感覺不到你在生病而已。至於最後疾病為什麼會好?那是因為病人自己的自癒能力造成的。在看過許多不同西醫師對於玫瑰疹的說明資料後,我太太也願意讓步,同意不讓小朋友吃退燒藥了。
但不吃退燒藥,小朋友的症狀還在啊,總不能甚麼都不做吧?因此他便問我中醫如何去治療這樣的問題。我說:”用藥幫助他的身體發燒”!因為既然身體目前的發燒反應是要排除風寒邪,那我們就必須當身體的後勤部隊,讓身體可以增加體溫,然後藉由流汗的方式來達到排除邪氣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小朋友流汗的這段期間必須適量的補充水分,並且不可以讓他吹到風。當身體流汗之後,就必須把濕的衣服換掉,也幫他把身體與頭髮擦乾。必須反覆這些動作直到小朋友的燒自行退下來為止。
由於我太太那時懷了第二胎,因此當晚就由我自己用我剛剛描述的方式來照顧老大。當然那個晚上小朋友會不太好睡,因為正氣要把邪氣趕出去就如同打仗一樣,而這個戰場就在小朋友的身體內,那怎麼可能會舒服呢。但我的作法就是,只要小朋友哭鬧,我就餵他喝水。而只要他喝夠了,他就又安靜地睡去。如此一晚下來,我也幫他換了兩次的衣服,但到了早上燒確實就退了下來。
然後白天在保母家量體溫也就沒有再超過38.5度。當天回來我再重複一次昨天的作法,即服用中藥與穿著保暖讓其流汗,並適時的補充水分與換掉濕透了的衣服。隔天早上再起來量體溫,溫度已經在38度以下了。因此發燒的問題就解決了。但對於玫瑰疹,在中醫上還有一個觀察重點,那就是疹子的擴散方向。中醫認為痘疹之類的疾病,如果是先從身體的軀幹部位出現,然後慢慢往四肢末端長,接著軀幹部位的痘疹先消失,再來是四肢末段的痘疹消失,這代表是一個好現象。
但如果痘疹是從四肢末梢往身體軀幹長,或者是四肢末梢的痘疹消失了,而身體軀幹的痘疹不僅沒消失還反而越來越多,就代表是危急的症狀。以中醫的說法這稱為:邪氣攻心。白話的講就是因為身體的正氣不足,連最重要的軀幹部位,尤其是中醫所謂的”心”都被邪氣攻佔了,這當然是危症了。還好我的小朋友是從軀幹部先出現,然後再擴散到四肢,接著痘疹再從軀幹的部位先消失,最後四肢的痘疹也消失。這是我對於自己小朋友發生玫瑰疹症狀時的照顧紀錄,希望能提供新手父母一些參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