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西醫對症,中醫對證

去年因為有朋友想認識中醫的經典‘傷寒論’,
所以就在那一陣子我開了一門有關傷寒論的課。
也藉此機會,我又再次的思考與研讀這一部中醫的經典。
在傷寒論太陽上篇的第一、二條經文,
張仲景開宗明義的闡明何謂太陽病?何謂太陽中風?
第一條經文是: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第二條經文是: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名為中風。
當然,這邊的中風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謂的腦血管病變,而是比較輕微的感冒。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感冒,中醫稱其為傷寒。
當然,這邊的傷寒也不是傷寒桿菌所造成的傷寒。

結合這兩條條文,我們可以知道輕微的感冒,
也就是張仲景所謂的“太陽中風”這個疾病,
其包含的症狀有「發熱、汗出、惡風寒與脈浮緩」。
也就是說,必需這四個症都出現時,才稱為太陽中風證。
如果只出現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並不能稱其為太陽中風證,
當然也不能因此而盲目的使用傷寒論中治療太陽中風證的桂枝湯。
在這邊我們發現中醫在治療一個疾病時,不會有一個症狀用一個方的情形
而是綜合該疾病的所有症狀,然後歸納出該疾病的病因與病機,最後才開出一個處方。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桂枝湯的組成做一個探討。
方劑桂枝湯的組成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與大棗。
這五味藥就單一味藥來看的時候,幾乎沒有一個是在治療發熱的症狀,
甚至生薑還會讓身體更熱!
但是把這五味藥組合起來,卻可以治療感冒初期的發熱症。
甚至說這五味藥除了芍藥有醫家認為有斂汗的效果之外,
桂枝跟生薑甚至還有發汗的作用。
也就是說桂枝湯不只不抑制患者身體出汗的這個症狀,甚至還有促進患者流汗的用意!

為什麼患者已經發熱、汗出了,中醫卻用吃了會更加發熱與流汗的藥呢?
因為中醫師看到了惡風寒與脈浮緩這兩個症狀。
大家想一想,一個發燒又流汗的人爲什麼會怕冷?這沒有道理啊。
就一般情況來思考,一個人之所以體溫會上升,
而且又流汗不就應該代表他會覺得熱嗎?
爲什麼反而會怕冷呢?是什麼原因讓他怕冷的?
而且既然身體會怕冷,不就應該代表身體的熱不夠嗎?
爲什麼反而還會發燒甚至流汗呢?

既然從發熱汗出這邊找不到答案,那是不是可以從怕冷這個症狀來找答案呢?
大家想一想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怕冷?
是不是在我們受涼的情況下呢?
在初期身體剛覺得冷的時候,如果我們能盡快的加一件衣服,
是不是就不會怕冷了,而且連後續感冒的症狀也不會出現!
那加件衣服的目的是什麼?
是不是為了保暖,或者換個角度來想,是不是為了增加體溫呢?
既然加件衣服是用外來的方式來增加體溫,
那如果來不及加件衣服的話,身體是不是就會自行加件衣服呢?
但身體當然不會自己生出一件衣服,因此它使用的方式就是增加身體的溫度,
而這個結果就是我們溫度計量的發燒了。
至於流汗的這個症狀,其實就會跟體溫的上升有關了。

從這邊我們可以知道中醫的用藥,
是在完整的評估患者的所有症狀之後,才根據病因而開出處方的。
因此真正的中醫是治療“綜合所有症狀之後的證”。但西醫不同!
當一個人因為同樣的症狀去看看西醫時,西醫的處方將非常不一樣。
對於一個發燒、怕冷與流汗的患者,西醫只會開出退燒藥,
至於其他的症狀只會建議多喝水跟多注意保暖而已。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西醫在治療疾病時是針對每一個不同的症狀而給予建議與用藥。

例如退燒藥是因為患者發燒了,多喝水是因為患者有在流汗,
多穿衣服是因為患者會怕冷,但他們卻沒有思考到怕冷與發燒之間的矛盾點。
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很可怕的,因為這跟我們在科學上強調因果的觀念是不合的。
科學實驗教導我們必須將所有的變因控制成單一變因,
這樣才有辦法從結果去找出相對應的因。
但為何以科學自豪的現代醫學,在治病時卻連最基礎的科學觀念都沒有遵循呢?


而因為目前的主流醫學自認為非常的科學,
進而希望新的中醫師也能遵照他們的方式來用藥治病。
你覺得你現在看的中醫還是真正的中醫嗎?
還是一個披著中醫皮的西醫狼呢?
幫你看診的中醫師是用著西醫治病的想法用藥,
還是用傳統中醫辨證的方式開處方呢?

2 則留言:

  1. 那要如何分辨中醫師是一個披著中醫皮的西醫狼呢?

    回覆刪除
  2. 這個不太容易,因為牽涉到一些中藥的用藥概念!
    不過如果你有遇到如下的醫師就很可能是啦:
    你一邊描述症狀,他一邊開藥!或者你每講一個症狀,他就再加上一味藥!
    這就很明顯是依症狀在開藥,而不是在統合整理過所有的症狀,依據病因與病機開藥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