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員林已經快半年了,對於從忙碌的台北生活轉換到悠閒的鄉村生活,
心中總是感激著上天巧妙的安排。
之前在台北的時候接觸與學習的眾多能量療法,
也有機會在這半年好好的重新溫習與感受一翻。
對於身體內氣的流動,以及與大自然間的交互變化,
在有更多的時間反覆為自己做自我療癒後,似乎有著更深一層的感受。
相對於之前在都市中的生活,
驚覺發現自己在當時怎麼把自己與大自然間的對話給切斷了。
而且把兩者間切斷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大腦,也稱為小我,或稱為慾望。
這邊再分享一個最近的新感受,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一起實驗看看。
話說回到中部之後,除了晚上睡覺或者在治療患者的時候,
不然我幾乎是不開冷氣的,而且即使開了冷氣,我也多將溫度設定在27或28度。
而會設定在27度是因為我太太懷孕所以很怕熱,
另外晚上如果比較悶熱一點,小朋友也比較不容易入睡,
因此就把溫度稍微設定的低一點,不然一般都是設定在28度。
也許對於住在台北的朋友來說,這樣的溫度跟沒開冷氣差不多,
但我的身體卻透露出了一些有趣的訊號。
記得前一陣子的某天晚上,我太太在睡前一直喊熱,
因此不得以只好把冷氣的溫度又降低一度到26度。
隔天起床之後覺得後背部怪怪的,大約在膏肓的位置,
會覺得該部位的胸椎緊緊的,而胸椎兩側與肩胛骨間的部位酸酸痛痛的。
但因為還要帶小朋友去保母家及載太太去上班,所以就沒有再去多想。
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兩個小時吧,我已經吃完早餐,
正在使用電腦與看書的時候,突然打了個噴嚏。
而在打完噴嚏後,鼻子也稍微有一點點的清鼻水流出。
對於這樣的現象,也許很多讀者會已為我感冒了,
但我知道在我打噴嚏與流清鼻水後我身上的寒氣已經排出了。
因此我對於打噴嚏與流清鼻水反而會認為是好現象。
而為什麼我會認為打噴嚏與流清鼻水是代表寒氣外散的好現象呢?
因為在黃帝內經中有提到: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
而張仲景也說過: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也就是說打噴嚏是身體內的正氣想把風寒邪氣排出體外的一個自癒反應,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想打噴嚏卻不打不出來的話,代表他的陽氣比較虛弱。
對於這個觀念在現實生活上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實證。
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在面向大太陽時會有打噴嚏的經驗,
而有人想過為什麼面向太陽會打噴嚏嗎?
這邊一樣可以從中醫的陰陽來分析。
首先所謂的風寒邪氣主要屬陰邪,在治病的觀念上,陰病需要陽來治,
而太陽正好是最好的陽藥。
當身體的陽氣因為照太陽而得到補充之後,就會把身體內的陰邪給驅除體外。
而風寒之類的陰邪最容易停留在身體的哪一個臟腑呢?就是肺臟。
因為黃帝內經提到:肺主皮毛。
而皮毛正是最容易大面積召受風寒的部位。
像我在前面提到的情形,晚上睡覺時把冷氣的溫度設定的比較低一點,
在初入睡時為了避免著涼,一定還是會把涼被蓋在肚子上。
但是等到熟睡之後,應該很多人會有踢被子的習慣吧,這時就很容易著涼了。
經過一夜的冷氣伺候,這些微量的風寒邪就會進入到身體的氣管與肺臟,
此時稍有能量的人就會在早上起床時打噴嚏,
或者在喝了溫熱的飲料後出現流清鼻水的現象,
這些其實都是很好的身體自癒現象。
但由於有打噴嚏與流清鼻水的‘症狀’出來,
因此很多人就以為自己感冒或者過敏了。
關於這個部分的觀念,我在之前有關過敏的文章有分想過,這邊就不多說,
因為我要講另一個親身的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