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經驗中,很多人生病了都會想到越大間的醫院就診。
以我之前在台北為例,很多患者常會說:
我這個是台大醫師、長庚醫師或者是馬偕醫師診斷的結果。
常常會認為越大間的醫院其診斷的準確率越高。
這個觀念有對的地方,但也有錯的地方。
這個觀念之所以對,是由於西醫的診斷基礎是建立在儀器檢查之下,
因此越大間的醫院其硬體設備通常會越先進。
但這個觀點之所以錯的地方在於‘人’擁有最大的變異性。
就大家理解的科學實驗,
就是將整個實驗過程控制在僅有單一個變因之下來探討。
例如研究光照時間對於開花植物的影響時,
就會將花的品種、光照的強度以及種植的區域…等等所有可能的變因控制在相同的情況,
僅有光照的時間會因實驗組或對照組而改變。
這時如果光照時間越長,越可以縮短開花所需的時間時,
該實驗就會得出:長光照可縮短開花期的結論。
而西方醫學的診斷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之下。
這是一個看似非常科學的診斷邏輯,但放到‘人’上面就很難成立了。
其實在西方的醫療體系中也是有考慮到這一點的,
即大家也一定聽過的‘家庭醫師’。
何謂家庭醫師?
即每一位患者當自己感覺不舒服時,就固定找某一位醫師做診斷與尋求建議。
由於該患者長期都是看同一位醫師,
因此該位醫師會對患者的身體以及用藥有最全面的了解。
這時針對患者每次的病症,家庭醫師就可以根據之前用藥的情況,
來評估最近一次該用何種藥物做治療。
爲什麼他們會想要推行家庭醫師這個觀念呢?
我相信正是因為他們有注意到‘人’這個最大的變因。
而對於這樣的一個觀念,其實在中醫觀念上也是非常注重的。
本篇文章的標題是內經素問方盛衰論的一句話,簡而言之可翻譯成:
如果要把診斷做到最準確的話,就必須考慮到‘人’這個變因。
而關於人的變因有哪些呢?
張介賓在他所寫的類經一書中有很好的說明。
我在這邊將其與大家稍微做一分享。
首先張介賓將‘人’這個變因分成三種,
即所謂:病人之情、傍人之情與同道人之情。
我們首先探討所謂的病人之情。
何謂病人之情呢?
即病人本身的差異性,張介賓有提到十二種情況。
第一種稱為‘素稟之情’,即每個人的五臟六腑各有強弱,
七情六慾也不會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大家都遭受到同一次寒流的侵襲,
有的人就只會有感冒的症狀,而有的人就會延伸出腸胃問題,
甚至有些人會延伸出心臟的問題,或者有的人根本就沒有何症狀。
這是根據所受邪氣部分來考量的,另外在治療上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當醫師遇到有相同症狀的患者時,
對於身體偏燥熱的人,在用藥治療時就適合用偏涼的藥方;
而對於體質偏寒的患者,就反而應當使用偏熱的藥方。
甚至對於某些患者因為長期使用猛藥治病,
這時如果醫生只是使用適合一般體質患者的用藥,
效果就會比較不顯著,甚至根本沒有療效。
而對於不曾服用過峻猛藥物的患者,
如果醫生爲求療效而過度使用猛藥,也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正氣被過度傷害,
以至於原先的病實症治好了,卻延伸出體虛的症狀。
這些都是在診斷患者病情時一些非常重要的變因,
但很多人卻都忽略了這些部分。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成藥以及保健品的部分。
現今電視上的廣告常常可以看到‘咳嗽15分鐘out’或‘熱熱喝,快快好’…等等的廣告詞,
導致很多人只要一頭痛或者身體不舒服就到藥局買成藥服用。
如果患者還會自行診斷是因為感冒造成的後腦疼痛,
或不良姿勢造成的後頸部酸痛而選用不同的成藥,那傷害可能還會小一點。
但就我的經驗,絕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去管病因是什麼,
而是只要覺得身體有不舒服就買止痛藥來服用。
管他頭痛、牙痛、肌肉酸痛、胃痛還是生理痛,只要不舒服就買止痛藥吃。
所有的西醫師跟藥師都知道,止痛藥根本沒有解決造成你身體疼痛的任何問題,
止痛藥只是在抑制大腦對於疼痛的感覺而已。
因此如果有人長期不分青紅皂白的服用止痛藥,
那到後期所服用的止痛藥之藥性絕對是越來越強的,
而且藥量也會越來越大,但效果卻越來越不顯著。
大家想想,如果每個人看病跟逛菜市場一樣,
不花時間跟醫生好好溝通以便了解療程的變化反應,只一味強求速效。
當服用一兩次藥物後,發覺效果不佳便再換間醫院,
那醫生為了留住患者有沒有可能直接開最強的藥物呢?
就如同只是單純跌倒瘀清的疼痛,醫生卻開了嗎啡之類的止痛藥,
在服藥的當下患者一定會認為醫生是神醫,因為藥到就不痛了,
但長期下來受傷害的是患者自己的身體還是醫生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