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個案拔智齒的奇幻旅程,這篇要分享的是吃止痛藥與抗生素的意外發現。上篇提到個案從第一間牙醫不知道她是甚麼問題,只能先開給他止痛藥開始,到第三間牙醫確認是智齒問題要先吃抗生素與止痛藥讓發炎的牙齦消腫為止,大約經歷了一個月。然後從開始吃抗生素到拔完智齒與拆完線大約有三個星期的時間。
因為我告訴他止痛藥只是消炎止痛而已,在還不能處理問題前,如果不會太不舒服就先不要吃,因此他吃止痛藥的時間大概只比抗生素多一星期而已。但即使只是吃三個星期的抗生素與四個星期的止痛藥,在他的身上就出現了其他的副作用了。
首先是身體發熱的症狀。個案有觀察到從開始服用抗生素與止痛藥後,似乎有容易發燒的現象。發燒的溫度不高,大約37.5度而已。一開始我跟他以為是不小心輕微感冒了,因此就建議他服用驅風寒的中藥。而發熱的症狀也確實在服用驅風寒的中藥後有恢復正常,但過幾天就又再度發生。他是一位會自我覺察的個案,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反覆感冒才對。加上抗生素與消炎止痛藥理論上都有退燒的效果,讓我跟她都覺得事有蹊蹺。
後來發現問題應該是出在抗生素上,因為抗生素有一個副作用就是發燒。這是因為在服用抗生素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將此外來藥品當作抗原,進而觸發相對的免疫反應,使體內的顆粒性白血球釋出致熱原,產生發燒現象。而這個現象通常在啟用抗生素7~14天後出現。另外,細胞免疫反應也會促胸腺產生淋巴激素,活化免疫反應,使巨噬細胞釋出內生性熱原,形成發燒。
但臨床上因為患者會服用抗生素多半有感染發燒的症狀,因此大部分的患者與醫師就很容易忽略掉這個副作用的可能性,然後給予更強的抗生素與消炎止痛藥。我的個案就說,他小時候可能因此而吃了不少冤枉藥。因為她小時候體弱多病,常常高燒不退,醫師就會給予更強的抗生素與止痛藥,導致他到後來吃普拿疼這一類的止痛藥都沒甚麼效果,必須要吃到更強效的止痛藥才行。
除了莫名發燒的問題之外,個案在做完智齒手術與拆線後,又出現了另外一個症狀”莫名眩暈”。由於沒有耳鳴、耳悶或聽力障礙,因此我排除了梅尼爾氏症,懷疑是“耳石脫落症”。剛好他發病的時候是假日,我就請他就近前往耳鼻喉科就診。結果該耳鼻後科醫師聽到個案自述懷疑是耳石脫落症後,甚麼評估檢查都沒做,直接開藥然後叫他去大醫院做檢查及耳石復位術。感覺又是一位奇葩的醫師。
隔天個案過來找我就診,我先教他做耳石復位術,讓他自己回家也可以做。再來我告訴他,眩暈的問題在中醫上跟脾胃有相當大的關係。剛好他前一陣子吃了大量的消炎止痛藥跟抗生素,這些都是極為寒涼的藥,因此對脾胃傷害極大。另外我也告訴他,他吃的止痛藥有一個副作用就是頭暈噁心,而抗生素也可能造成神經中毒引發耳石脫落。另外,不管是梅尼爾氏症還是耳石脫落症,在成年女性的發生率都比男性高出許多。因此,我懷疑跟女生因為生理痛而長期服用止痛藥有關。
可惜在疾病統計學上,很多時候可能忽略了藥物的副作用,而直接推論是女性荷爾蒙造成的影響。間接造成生理痛服用止痛藥而產生眩暈的病因未除,又加上服用止暈藥可能再產生便秘的副作用(甚至長期服用頭暈藥的副作用還是頭暈),然後因為便秘再服用軟便劑而可能有腹痛的症狀,然後再因為腹痛而服用止痛藥,如此進入惡性循環而不知。不知看到這邊有沒有人發現,眩暈與便祕在臨床上也是女性好發的比例高於男性喔。
回到個案的身上,從西醫目前的資料看來,耳石脫落的原因大致如下:內耳感染、頭部外傷(此種可能原因最大)、骨質疏鬆、糖尿病(但詳細因果關係不明)、噪音、服用藥物(例如抗生素、利尿劑、抗癌藥、阿斯匹靈(就是止痛藥)等)。除了最後的服用藥物符合外,個案並沒有其他的致病原因,因此藥物的副作用造成耳石脫落的可能性極大。
而從中醫對暈眩的肝膽脾胃論治後,個案的眩暈情況也明顯改善許多,更可以推估藥物造成這次眩暈的可能性極高。因此非常不建議依賴止痛藥,務必從疼痛的根本原因去治療,止痛藥從名稱上來看可以明確知道只是讓你不痛而已,並不是從病因去根除的。而女性的生理痛,在中醫的調理上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之前也有個案因為生理痛而長期依賴止痛藥,到找我調理前已經吃到類嗎啡的止痛藥才有減緩疼痛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後,個案已經不會有生理痛的困擾,當然就不需要服用止痛藥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