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一個過程,一開始只是氣血能量的失衡。
接下來是體液濃度的改變,這時在身體上會開始出現一些徵兆,但是一般人多半是感覺不到的。
再來身體會有症狀的出現,這時候已經會造成一些不舒服的情況。
如果還不治療或者保健,最後就會產生疾病。
因此當你開始自覺到身體有症狀時,多半已經是疾病的後半期。
一般常見的抽血檢測,主要是評估血液內各物質的濃度。
如果這時有發現異常,是屬於疾病的症狀期,對於預防與保健來說,時間上是算稍微晚了一點。
細心一點的讀者,這時應該有發現一個問題!
抽血不就是在檢測體液濃度的變化,那爲甚麼檢測出來是症狀期而不是徵兆期呢?
在這邊我先提供大家一些解剖的觀念。
人體是由細胞所組成的,因此嚴格來說,一個人如果要健康,那他的每一個細胞都必須要是健康的。
而在身體裡面,不管是養分或者廢物,都需要血液來運輸,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的物質都會溶於水中。
因此檢測人體的體液,就可以了解這個人是不是健康的。而基本上,抽血運用的就是這個觀念。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人體內約有60%是水。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些水的其中2/3是存在於細胞裡面,稱為細胞內液;
另外的1/3是存在細胞外面,稱為細胞外液。
而且在細胞外液中的水,有90%是存在細胞與細胞之間,稱為細胞間液;
剩下的10%才是所謂的血液與淋巴液。
這樣算來,血液跟淋巴液只佔身體水分的1/30(約3.4%),
用這樣的比例來評估身體是否健康,難免就比較容易失真。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身體細胞產生的廢物在排到血液之前,
會先轉移到細胞間液,這中間只隔一層細胞膜。
接著細胞間液中的廢物,會再排除到血管,然後排出體外。
這時,隔在細胞間液與血液之間的,就不只是薄薄的一層細胞膜,而是一排的血管壁細胞。
這樣看來,由細胞間液將廢物排除到血液的能力,一定比由細胞移除至細胞間液來的弱。
甚至如果這個人的血管壁硬化了,或者有其他的血管壁細胞病變,
那血液與細胞間液之間的物質流動性一定會更差。
這樣不只血液中的養分傳不到身體細胞,連身體細胞產生的廢物,也無法藉由血液往身體外做排除。
這樣的身體情況一定是很不好的!
可是反而在這種情況下,血液中多的是養分,少的是細胞的廢物,造成抽血檢測的結果往往是健康的!!
相信很多人一定聽過,某某人身體檢查是健康的,但是幾個月後卻因為癌症而過世!其原因就在這邊!
看到這邊,應該有讀者會覺得,如果能檢測細胞間液中,各種物質的濃度,那才是更接近身體真正的情況的。
沒錯,在解剖學中,細胞間液又稱為人體的內在環境,因此真正影響細胞健康的,是細胞間液。
在這邊我另外做個比喻。
身體內細胞、細胞間液與血液的關係,如同人體、住家環境與進出水管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是住家環境。
水管在這邊只負責提供乾淨的水,與排除廢水。
相同的,影響細胞健康的是細胞間液,而血液與淋巴只是負責提供養分,與排除廢物而已。
因此如果在細胞間液的檢測出現問題時,代表這個人的身體已經有某些的徵兆出現了。
這時候的他多半不會有任何異常的感覺,
但是體內的細胞卻已經開始被得不到養份,以及排不出廢物所毒害了。
若再放任身體繼續惡化,那症狀與疾病一定會出現的。
因此即時的發現與保健,才是養身的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