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心得分享4

看了這麼多內經的觀念後,相信大家都能慢慢的抓出內經的邏輯。
這個邏輯不像一般的科學邏輯,有絕對的對錯;
反而有點像哲學的邏輯,在看似絕對的對之中,又忽然發現有它的不對!
如果你開始覺得內經怎麼會這麼不合乎邏輯時,那是很正常的!
邏輯與不邏輯,取決於你所站的立場。
例如當我們站在地球的土地上時,覺得地球是平的;
但是當我們跑到外太空再看回地球時,就會發現原來地球是圓的!
因此,邏輯也是相對的!

回到內經的經文上,首先有一句經文:“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
前面經文說過氣為陽,味為陰,
但是所有的東西都會同時兼具氣味啊,那又該如何分陰陽呢?
主要是在作用上!
當食用某些食物後,這食物的作用,會讓你的身體之氣有向上蒸騰作用的,
就可稱為陽,例如辛味與甘味這一類的食物。
相反過來,如果是讓身體的作用機轉往下行走的,就會稱為陰,
如酸味與苦味這一類的食物。

再看下一段的經文:“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這段經文主要說明的,是當身體的陰陽失去平衡時,主要會產生哪些症狀,
而中醫主要就是藉由這些症狀的變化,
去判斷疾病的病因或者病機,到底是屬於陰或屬於陽。

例如當一個人的陰過剩的時候,那就會造成陽衰的情形,進而出現陽氣生病的症狀;
反過來看,如果是陽過剩的情形,那就會造成陰衰,及陰份受病的情形!
剛剛提的主要是病因與病機,那症狀呢?
陰陽偏勝各會有哪些症狀呢?
如果是陽氣太盛的症狀,主要就是熱病;而如果是陰氣太盛,就會產生寒病。
但還記得在前面的經文曾說過,在大自然之中,是不可能存在絕對的陰與陽的。
因此當陰寒的症狀到達極致的時候,會有熱像的出現;
反過來說,當陽熱的症狀到達最亢盛的時候,就會有陰症的出現!

在陰氣偏盛的情形下,產生陰寒的疾病,這是合乎邏輯的。
但是這個邏輯在陰氣偏勝到極致的時候,就行不通了,
因為患者會開始出現陽熱的症狀了!
也許有人會問,那邏輯是不是就不重要了?
我認為邏輯還是很重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在完全沒有邏輯的情況下,就像剛出生的嬰兒,
那時要他了解任何觀念都是很困難的。
因此需要先給他邏輯的概念,讓他慢慢從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為止。
等他建立好足夠的邏輯後,再給予超越邏輯的觀念,
這樣他所建立的觀念才會是完整的。
因為宇宙是邏輯與非邏輯所組成的,單有邏輯的觀念,或者僅有非邏輯的觀念,
都只能看到片面的宇宙,卻不能了解完整的宇宙!
換句話說,寒極生熱與熱極生寒也是一種邏輯,
只是這個邏輯與陰盛生寒或陽勝生熱不同而已!

繼續看接下來的經文。
陽為氣為熱,陰為形為寒,因此寒會傷形,而熱會傷氣,
這是中醫所謂“邪氣傷人,各從其類”的觀念。
也就是陽邪主要會傷一個人的氣,而陰邪會傷一個人的形體。
那氣受到邪所傷會有什麼症狀呢?主要就是‘痛’!
中醫有句話: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這邊的通不通,主要就是講經絡之氣通不通,
而不通就是氣受傷了,那就會產生痛的症狀。
而形受邪所傷,會產生什麼症狀呢?主要是‘腫’!
例如大家常說的水腫,主要就是陰邪所傷造成的!
而冰冷的飲料,以及吹冷氣的行為,都是屬於陰邪的一種。

此外內經還提到,如果是先出現痛症,
慢慢的形體也腫脹起來,那是屬於氣傷形的情形。
也就是說這個人一開始是氣先受傷,
但因為沒有盡快治療,慢慢的導致形體也出現症狀。
因此在治療這類症狀時,必須了解氣傷是主要病因,
而形腫只是後來衍生的病變而已!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一開始是形腫的病變,但後來漸漸感覺到痛,
這是陰份先受傷,漸漸衍生出陽份也受傷的情形。
當然此時的治療重點,我會建議放在根本的陰份上。
這邊也是內經在提醒我們,
生病的症狀有很多,但是有更多的症狀是重複的,
如果只看症狀作治療,卻不思考生病的病因與機轉,
那將永遠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該段經文的最後,提到的是中醫外邪對人體的影響。
中醫將外邪簡單分成六類,即“風、寒、暑、濕、燥、火”,
而其中的暑與火都屬熱證,只是火是熱盛,而暑是熱中夾溼,
因此內經只討論了“風、熱、燥、寒、濕”。
風邪是變動快速的,因此在身體產生的症狀,會有快速變動及忽然出現的特徵。
例如蕁麻疹!
蕁麻疹的特性就是快速出現,也莫名消失,還有出現的位置不特定…等等特性。
這些特性都屬於風邪的特性,因此中醫會認為蕁麻疹是屬於風邪所造成的。
而風邪在五臟的對應上屬肝,因此有些中醫師會說蕁麻疹是肝的問題。
看到這邊,有沒有人覺得很“巧合”?
西醫認為肝有解毒的功能,因此一些皮膚的疹子,
西醫也會認為是肝的代謝出問題所造成的!

再看熱邪。這邊內經提到“熱盛則腫”,我會認為這指的是偏向身體的發炎反應!
當身體組織受傷發炎的時候,外型看起來都會是腫脹的,
而且用手輕輕觸摸,也會發現該部位的組織是熱的,
尤其熱的程度越厲害,腫脹的情形通常也越嚴重。
因此中醫認為這一類的症狀是屬於熱邪所造成的,
在治療這類症狀的時候就會使用一些寒涼的藥物,其實也就類似西藥中的消炎藥。
而西藥中常聽到的消炎藥最有名的是類固醇,
但類固醇其實在身體內也會製造,因此類固醇天不天然呢?
看了內經之後,希望大家要有一個觀念,
天然的東西基本上都會比人造的好,但是,過量了就是有害!
這是大自然不變的定律!

再來是燥邪,從經文的“燥勝則乾”來看,
其實已經很白話了,也就是燥邪會讓人體的津液乾枯。
表現在體表上,最常見的就是皮膚乾燥的症狀。
再看寒邪,經文說“寒勝則浮”,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浮是指什麼?
回到更前面的經文,還記的“熱傷氣,寒傷形”嗎?
寒邪是傷人形體的,而寒邪傷人形體的症狀是什麼?就是腫。
因此這邊的寒勝則浮,指的就是浮腫!
可是剛剛熱勝好像也是腫耶,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這邊建議從“熱傷氣,寒傷形”,及“氣傷痛,形傷腫”去思考。

前面提到,熱勝則腫是指發炎。
發炎是熱證,而熱會傷氣,因此會造成氣道不通,不通則痛,所以會有痛的症狀。
而且氣道不通也間接會讓血液的循環受阻,進而產生腫的症狀。
因為在中醫的觀念裡,血是被氣所推動,才能循環全身的。
所以在熱勝則腫這部份,一定會有明顯的痛症,而且腫脹觸診起來是比較硬實的。
那寒勝則浮呢?
內經只提浮,而不說是浮腫,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腫這個字所困惑。
但其實寒邪是傷形體的,而形體受傷主要就是腫脹的症狀,
只是這邊的腫不像熱勝的腫,那麼明顯的出現在局部,而會是全身廣泛性的浮腫。
另外,這個腫在按壓的時候通常是不會痛的,
而且是比較鬆軟的,這是與熱勝的腫最不一樣的地方。

最後是濕邪的探討,經文說“濕勝則濡瀉”,
而濡瀉就是拉肚子,不過這個拉肚子通常是不會肚子痛的!
外邪最容易侵犯身體的部位,一個是皮膚,另一個就是消化系統了,
因此這邊的濕勝主要是對脾臟來說。
中醫的脾臟是主運化的,但中醫也說“脾喜燥惡濕”,
因為脾屬土,當濕氣太重的時候,土就變成一堆爛泥巴了,
這樣對於消化的功能就會產生很大的障礙。
當出現脾濕太重的時候,如果身體還有足夠的能量,就會想要盡快的將邪氣排除,
而濕邪在脾胃,最快的除濕方式不就是拉肚子嗎?

4 則留言:

  1. 鄭醫師,您好!

    最近學習了您部落格中的一些文章,感覺受益匪淺,感謝您抽出時間幫助讀者理解中醫典籍。不過作為初學者,我還是有一些問題無法自行理解,在此提出,望不吝賜教:

    1. 您在本篇提到了,關於陰勝生寒、陽盛生熱,還有寒極生熱和熱極生含,是基於不同的兩種邏輯。但我仍然感覺無法理解,只能記住存在陰極陽生這種概念和現像,但還是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包括前面一篇所舉的關於股市的例子,也無法體會其中的共通之處。能否請您再詳細解說一下?

    2.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可不可以理解為:利尿的食物就是陰性?還有,我從小就很喜歡吃酸味,比如話梅,這樣會不會加重了身體的陰勝陽的狀況?

    3.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經前期綜合征也有水腫這一項,但痛經是到月經真正開始的時候才痛的,這樣算不算先腫後痛呢?不過月經開始以後,經前的那種水腫一般也就消了。這和經文中說的算是一回事嗎?

    4.文中提到了類固醇藥物,我聽說長期服用類固醇的人容易有滿月臉、水牛背等情況,這是不是也屬於被陰邪所傷,以致形腫了?

    我接觸中醫時間不長,很多理論感覺比較艱深難懂,還望鄭醫師百忙中抽空為我解惑。非常感謝!

    回覆刪除
  2. Mi你好:
    不好意思,現在才回復你的訊息.
    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可以用熱敷的觀念再說明
    當我們開始熱敷的時候,身體的血管是會擴張的,這時便是熱的能量對身體產生的反應,而身體皮膚摸起來也會是溫熱的,所以可以看成是陽盛生熱的反應
    但是如果持續維持這樣的溫度熱敷超過一小時或甚至更久呢?此時身體的血管還會持續擴張嗎?那擴張有沒有極限?是一直熱敷就一直擴張嗎?最後會不會造成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呢?有研究報告指出,熱敷的時間以20~30分鐘最好,超過半小時以後,身體的血管反而會開始收縮,因為身體不會放縱血管無限制的擴張,而這時的現象就可以解釋熱極生寒症的觀念了.
    不知這樣的回覆有回答到你的問題嗎?

    回覆刪除
  3. 關於第二個問題,辛甘跟酸苦都是就"味"而言,所以就味的部分來說,酸味跟苦味較會有下行的的作用,所以被歸為陰.但如果還考慮的"性"的部分,也就是寒熱溫涼平的部分,那苦溫的藥就不一定屬陰了.而梅子確實會稍微偏陰,如果長期的服用,就有可能讓身體產生陰勝陽的情況.

    回覆刪除
  4. 關於第三個問題,我個人目前認為那確實是偏向形傷氣的部分,不過等經血開始流出後,那個堵塞的病因就有了出口,所以痛跟腫都會漸漸消退.
    而第四個問題,我個人目前的觀點也是如此認為.因為類固醇是個極為陰寒的藥,而且也很傷脾胃,因此產生形腫的問題會更加明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