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心得分享2

陰陽除了上一篇提到的上下關係外,在黃帝內經中還用其對比非常多不同的情形!
先摘錄經文於下:“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

在這段經文中又再次強調一個重點,
就是“陰陽不只是單純的相生,而且還存在著互用的關係”!
在“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這一段經文中,‘歸’的意思有‘產生’之意;而‘食’有‘供養’的意思!
也就是說,人所吃的五味可以產生肉體,即味歸形與形食味之意。
而形體充實之後,人的真氣自然是旺盛的,這就是形歸氣與氣生形的意思。
等人的真氣旺盛之後,自然就可以有充足的精血;
而當人體有充足的精血之後,其接下來的化生之能力也就出現了。
這幾句經文就完整的說明出陰陽之間互用的關係!

在正常的關係下,人所吃的五味可以產生形體,
形體壯盛可以產生真氣,但是這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狂吃五味嗎?
還記得我一直強調,大自然之中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嗎?
在黃帝內經的這一段經文,也正好是在強調這個觀念!
經文中提到:五味雖然可以養形,但是五味過量的話,反而會傷形。
氣雖能養精,但若氣偏盛了,卻又足以傷精。
在黃帝內經第三篇‘生氣通天論’中有一段經文是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也是在強調這一個觀念!
東西的有益與否,絕不是簡單的單向關係
在適量的情況之下,有些食物可能是良藥;
但是只要一過量使用,就可能變成致命的劇毒了!

這個觀念也許很簡單,但是對於研究科學的人來說,卻不一定這麼想!
舉前一陣子的例子。不久前應該是美國的太空總署吧,
他們要招開一個記者會,而且還慎重其事的,事先跟各大媒体說有重大發現。
當時大家以為是發現外星人存在的證據,
結果卻是“原來有些生命可以利用砷(中藥的砒霜)來作為營養而生存”!
這很奇怪嗎?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舉醫學中最常見的例子,雖然我們人體需要氧氣才能存活,
但是有些細菌卻是不能活在氧氣之中的,我們稱其為‘厭氧菌’!
這不就已經告訴那些科學家們,大自然界的生物,不是只有人!
不是只有我們人類能生存的環境,才有可能有生物生存!

砷對人體來講會是劇毒,那也只是它過量了!
過什麼量?過了人體可以代謝的量!
如果人體的代謝能力,一天可以排出一克的砷,
那一天吃超過一克時,砷對人體就是毒;
但是如果一天只吃0.1克呢?那當然就不會是毒啦。
反而可以因此而利用砷,來殺死對砷的耐受性更差的病毒或細菌。
這不就是現在西醫的用藥原理嗎?
為什麼當他們使用藥物時,可以理解這個關係,
但如果是中醫在使用這個觀念時,就變成是不科學的呢?
這不就類似‘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我會一直強調自我養生,為什麼?因為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能照顧!
我不知道房子怎麼蓋,我可以請別人蓋;股票不會買,我可以請別人幫我選股。
反正房子蓋壞了,重蓋就可以;投資怕賠本,那就不要投資即可。
但是自己的健康可以嗎?
身體壞了可以再重買一個嗎?
怕不會照顧自己的身體,所以可以因此就不要自己的身體了嗎?
真正該對自己身心靈健康負責的,其實就只有自己!
沒有了健康,那就什麼都沒意義了!
因為當沒有了健康,即使你有十棟的帝寶,你還是只能住在病院;
即使你因為投資而身價數百億,但你還是只能躺在病床上!

這樣看來,每個人最該投資的是什麼?當然就是自己的健康!
投資自己的健康很困難嗎?看過我文章的人都知道,一點都不困難!
因為都是很簡單的大自然原理而已!
規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的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大腦中的自我;
凡事適量就好,過與不及對身體都是有害的!就是這麼簡單!
只要你願意這麼做,根本不需花你一毛錢,反而還可以幫你存很多錢!
因為你省下很多看醫生跟吃藥的錢了!
為什麼可以存錢又可以得到健康的事,現代人卻都不想做呢?

有點離題了!再回到黃帝內經。
前面的經文主要想說的就是,陰陽可以互生,
而且除了互生的簡單關係外,還有互用的關係。
但即使雖然有互生與互用的關係,
但千萬不可以忽略,如果太過是反而會引起相反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正常的情形下,陰與陽可以產生一個良性循環。
在良性的循環下,身體就會保持在健康的狀態!
但如果有某些東西不平衡的過量了,
那就會打破這個良性循環,進而演變成惡性循環。
等身體進入了惡性循環的反向作用,那就會百病叢生了!

在該段經文的最後,說的主要就是中藥用藥治病的觀念!
中藥治病講求的是“氣與味”!
氣者,寒熱溫涼;味者,酸苦甘辛鹹。氣為陽,味為陰。
但如同我之前強調的,氣雖為陽,但還可以在分陰陽。
要怎麼分呢?經文提到:氣為陽,氣厚的是陽中之陽;而氣薄的是陽中之陰!
味為陰,那味厚的就是陰中之陰;而味薄的就是陰中之陽。
這就再次說明,陰陽自身中也有陰陽之分別!

而中醫如何用氣味來治病呢?
該段經文的最後一句“味厚則洩,薄則通;氣薄則發洩,厚則發熱。”
就是中醫運用氣味治病的原理。
前面的經文有提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以及陰主形,陽主氣。
在這兩個觀念下,就得出如果是味厚的東西,那就是陰中之陰,所以可以下泄;
而味薄則屬陰中之陽,可以有宣通的作用,包含暢通血脈的意思!
而如果是氣厚的東西呢?那就是陽中之陽,就可以有發熱的作用!
而氣薄者,就是陽中之陰,因此有發洩的作用。這裡的發洩有潤養周身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