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從傷寒雜病論得到的一個省思1

大約從今年九月中開始,陸續幫幾位對傷寒雜病論有興趣的朋友上課。
藉此機會也讓我有動力再次的去看跟思考當初張仲景的條文,
以及後代醫家的見解。
當然我也發現這中間有因為年代的因素,以及各地傳抄的問題,
導致在條文上有一些差異。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能找時間把這些東西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但今天我想要去分享的是一個條文,
這個條文是在醫宗金鑑版本的傷寒論太陽中篇第38條。

條文原先是寫著: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
當下之,宜抵當丸。
抵當丸這一個方在目前可能用的人不太多,
甚至一般民眾如果知道這個方劑的組成成分可能會不太敢吃。
爲什麼?因為該方使用的藥有水蛭,還有所謂的蝱蟲,以及桃核跟大黃。
在煎服法上張仲景提到,一次用一升的水煮一顆抵當丸,
煮到水剩十分之七的時候服用。
在服用之後張仲景有提到“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首先補充一下古書的名詞說明,晬時是指一周時,
即一天的某一時辰到次日的同一時辰,也可以看成24小時的意思。
因此張仲景的意思是說,在服用了抵當丸之後,這個患者會大便出血,
而如果沒有大便出血的話,還要繼續吃的意思。
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有人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了。
如果依現代的醫療來看,假如一個醫生讓患者吃了中藥之後,
患者反而大便出血了,這個醫生應該很可能會被患者告吧!

但爲什麼現在的患者會有這樣的觀念?
其實這也是因為現在醫療給患者錯誤觀念的原因。
我們先想一想,爲什麼現在患者會有這樣錯誤的觀念呢?
因為現在的醫生們不喜歡看到症狀的存在,
尤其在抑制症狀的藥物非常的發達之後,
當然患者去醫院就是希望可以把症狀馬上的消除。

而這個條文提到傷寒有熱,也就是說這個患者應該有點感冒了,導致身體熱熱的。
少腹滿,一般的少腹大約指的是肚臍以下到恥骨之間的位置。
因此少腹滿就是指該部位會覺得脹滿的感覺。
接著條文寫著‘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
這在傷寒雜病論裡面有提到,如果一個人覺得少腹的部位有滿硬的感覺,
且小便也有不利的症狀時,通常會判斷為是膀胱的問題。
因為小便排不出來,所以造成少腹部的地方積有尿液,已至於有滿硬的症狀。

這時在傷寒雜病論裡使用的方劑是五苓散,可以來利小便以解除少腹滿的症狀。
但是這個條文提到的是‘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
也就是說張仲景當初認為,假若有一個患者出現這樣的一個症狀,
且小便又是通利的時候,但少腹又有滿硬的症狀,
代表身體在少腹部的地方一定有東西瘀積著排不出來。
但因為小便卻是通利的,所以瘀積的東西就不會在膀胱利裡面。

那我們先想想看,自然健康的身體在排除廢物的方式有哪些呢?
基本上最常見的有三種,不外乎流汗、小便跟大便。
而現在的症狀出現在中醫所謂的下焦,也就是肚臍以下的地方,
原則上是病在裡,所以不會用發汗的方式來排除。
因此只剩下小便跟大便兩種方式。
但條文提到患者自己的小便已經是通利的,
表示這個問題也不會在膀胱上面,就可以知道剩下大便的部分了。

這時候張仲景的觀念認為,這個患者的體內應該有一些瘀血積在身體少腹部的地方,
但位置不在膀胱所以跟小便無關,
這時候就需要使用一些行血甚至攻血的藥物來下這些瘀血。
然後抵當丸爲什麼會用這些藥呢?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翻閱一下中醫藥物學的書。
取水蛭是因為水蛭是吸血的蟲,蝱蟲其實就是蚊蟲,
但有人認為這不是一般的蚊蟲,而是叮牛的蚊子,
是比較大隻的蚊子,當然也是吸血的蟲。
一種在水裡,另一種在陸地上,都是非常會吸血的蟲。
因此就認為使用這兩種蟲當藥物,可以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也許初聽到這樣的說法,大家會覺得很不科學,
但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這兩種動物爲什麼可以將血吸到他們的體內而不會凝固,
當然在他們體內必然有一些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質。
而這邊張仲景之所以取這兩種蟲當藥物,主要也是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使用的。
他認為身體裡面有瘀,必須用水蛭與蝱蟲來將瘀血化開。
而在將瘀血化開之後,就必須將這些瘀血排出體外,
因此他選了另外兩種藥物來作為排除瘀血的作用,一個是桃核,另一個是大黃。

如果有人吃過大黃的話就會知道,它是很強的攻下藥,
吃了以後會需要在馬桶上蹲一陣子的。
而桃核在中醫裡也有破血的效果。
因此張仲景選用水蛭與蝱蟲來化瘀血,
但瘀血化開了卻仍在原來的位置上,所以就使用桃核與大黃將這些瘀血推走,
使這些瘀血從大便排出。
這時候看到了瘀血被排出來,就出現所謂大便出血的現象。
而且張仲景認為瘀血如果沒有排出來的話,病是不會好的,
所以註明‘若不下者更服。’
也就是說必須繼續吃藥,吃到患者將瘀血排出來為止。

甚至在其他版本的傷寒雜病論條文中多了一句話‘可不餘藥’!
就是說,在抵當丸的方劑中共使用水蛭二十個、蝱蟲二十個、
桃核二十五個以及大黃三兩,
將這些藥搗篩為四顆藥丸,一次用一升的水煮一顆來服用。
那可不餘藥的意思,應該就是說這四顆都可以服用完,不用剩下。
很明白的說明要將裡面的瘀血排除乾淨的意思。

因為張仲景在方劑的服法上都有明確的註明要如何服用,
例如桂枝湯寫著‘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
這就代表只要患者有出汗且病症有解,就可以不用再服藥了,
即使還剩下兩升的藥未服用完。
但在抵當丸反而是說‘可不餘藥’,
這就是張仲景在煎服法上強調且必須注意的地方了。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挑戰你的信仰…一則猴子的故事2

這時如果有人推廣要把該專業知識傳遞給大眾知道,
那該群通過考試的人就可能會群起反對。
因為他們已經成為既得利益者了。
在這個時候,一般民眾注意的焦點會在那個人有沒有通過專業考試,
而不在他有沒有能力上面。
在研究中醫這麼久,我發現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讀書三年天下無不治之病,治病三年天下無可讀之書。
爲什麼?因為很少人能真的好好的去理解中醫。

回到猴子的那個問題。
因為有發生過誤治,所以民眾就認為中醫是非常艱深的觀念,
他們沒有想過可以自己好好去研究與了解。
而當證照的考試制度出現之後,由誰來把關這個考試制度呢?
這個考試制度裡面所謂的標準答案,是由誰來決定的?
大家只要好好的去翻閱與研究歷代的中醫,
就可以發現歷代著名醫家的論點有些似乎看起來是相反的。

光金元四大家就有分補土、瀉火、滋陰與攻下四種觀點,
而每個醫家對疾病診斷的切入點是不一樣的。
因此如果今天一個主管考試的人,假設他是擁護滋陰派的醫師,
那他對於補土派的思考邏輯是不是就會加以打壓呢?
就像現在最常見的辯論,在談台灣到底是要用溫病還是用傷寒來辨證?
並陷入這樣的一個爭吵與爭辯的邏輯裡面。

但只要再仔細的去研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就可以發現傷寒雜病論根本不是一般人想當然爾認為治療寒邪致病的書。
在傷寒雜病論裡面還是治療了很多溼熱的疾病,當然還是可以治療溫病,
就像溫病條辯的第一個用方還是桂枝湯一樣。
但是當我們對一門知識了解的不夠透徹的時候,
就會開始去分門別類,並且自己幫自己劃了一個框框。
就像中醫,他真的就只能是中醫師才能了解與使用的醫學嗎?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請問所有賣十全排骨的攤販還可以賣嗎?
麻油雞可以賣嗎?薑母鴨可以賣嗎?
這些不都是中藥敖煮出來的嗎?
在中醫的方劑學裡面,關於治療感冒有一個用方叫蔥白湯,
這個方用了哪些東西呢?
不就是蔥白跟豆豉而已!
而豆豉就是黑豆去炮製出來的。
大家能想像黑豆與蔥白就可以組成一個治療感冒的藥方嗎?
如果今天一個沒有中醫師執照的人,他看到一個人感冒並請他喝蔥白湯,
那他犯法了嗎?

大家也聽過,受了風寒可以先喝薑母茶。
那沒有中醫師執照的人煮薑茶並宣稱可以驅風寒,是不是就在宣稱療效呢?
那這一個人是不是就違反了所謂的醫事人員法呢?
或者今天有一個人受傷、扭傷、經絡堵塞僵硬了,
被一個人推一推柔一柔後就好了,
但是那一個人卻不能說因為是他把對方的經絡推一推疏通了,
所以受傷或拉傷的人好了,
如果他有這樣講叫做宣稱療效,所以違反醫事人員法,
這不是很奇怪的一個邏輯嗎?

誰跌倒或撞到受傷不會自己去柔一柔呢?
而在柔的當下一般民眾就會變成一個醫師嗎?
而如果不是醫事人員的話,按照醫事人員法不就不能這樣做的嗎?
這麼做之後也不能說是被柔好的,因為這樣有宣稱療效的嫌疑!?
要不然這個受傷是怎麼好的?
不能說解除酸痛!但明明就是在按摩之後,酸痛就改善了,
那爲什麼不能說因為按摩而解除酸痛呢?
我今天遭受風寒,我就是喝個薑茶就可以驅除風寒,然後治癒感冒的症狀,
我爲什麼不能說喝薑茶可以驅風寒呢?
而如果這樣子是可以說的,那醫師法的規定合邏輯嗎?

中醫本來就是藥食同源的醫療,也本來就是所有大眾都應該要知道的觀念,
爲什麼今天會變成一個文字獄的情況發生呢?
大家都認為現在非常的自由,但真的有言論自由嗎?
那喝薑母茶驅風寒算不算文字獄?
所謂的強調療效是真的嗎?還是只在陳述一件事實呢?
很多人都希望外來的別人可以幫自己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而自己卻不想做,這是他自己把權力給放掉了。

中醫就是養生,好好的去研究中醫,就可以由這個裡面去發現整個世界的邏輯,
養生也是、做事也是、待人處世也是…等等,都是在中醫的觀念裡面。
之所以會有強調療效的這件事情被限制出來,
我個人認為還是因為西藥的東西牽涉到一些人,尤其是藥廠他們的利益,
所以他必須去強調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而不希望別人來所謂的吹噓療效。
但是在中藥裡面,大家可以去翻一翻中醫的藥物書籍,
就會發現薑是一味中藥,但薑也是我們煮菜最常用的配料。

說到這裡,還有更好玩的。
大家知道紅棗是中藥,但是蜜餞的黑棗呢?卻變成是食品了!
問題這些都是大棗啊,爲什麼紅棗就變成藥,而黑棗就變成食品呢?
兩者的作用差很多嗎?
甚至在今年年中還有一則新聞,某一間公司他們進口的西洋參,
因為殘留的農藥超過了食品的容許範圍,
但是在藥品裡面的西洋參農藥殘留容許度卻比較高,
所以是合格的,但放到食品上就不合格了。

這樣子就好玩了。因為同樣是西洋參,但是在農藥的殘留容許度上,
屬於藥品的西洋參農藥殘留容許度比食品西洋參來的高。
那請問西洋參是食品還是藥品?
可是我們也知道,如果一般人在網路上販賣西洋參是會受罰的,
因為西洋參算是中藥,算是藥品。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人發現自己的權力就在莫名其妙之中不見了呢?

不過我也不是全然否定法制或者證照制度,畢竟這些都是多數人認可的。
只是就像我常說的,不管對任何事情,人才是最主要的角色。
人對了,即使不對的制度也會慢慢改善;
但人不對了,即使原先是好的制度也會慢慢變質!
而在那則猴子的故事中,就需要一隻不怕被打的猴子,
等他拿到籠子中的香蕉,且沒有任何一隻猴子被強力水柱衝擊後,
那些原有的傳說將會破滅,而該隻猴子說不定就會成為猴王了。
但請各位讀者再仔細思考一下,原先的傳說是錯的嗎?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挑戰你的信仰…一則猴子的故事1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故事。
這算是一個實驗,在一個籠子裡關著五隻猴子,而籠子的中間放著一串香蕉,
只要當有猴子要去拿香蕉時,則全部的猴子都會被強力水柱衝擊。
因此裡面的五隻猴子在個別嚐試了幾次之後,
當然就會放棄去拿中間香蕉的念頭。
這時如果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抓出來,換一隻新的猴子A進去。
這隻新的猴子A看到籠子中間有香蕉,自然就會想要過去拿。
但其他猴子看到他要過去拿香蕉,就會想到被強力水柱衝擊的慘況,
因此都過去圍毆那隻猴子A,阻止猴子A拿香蕉。

這樣的情形在猴子A嚐試了幾次,且每次都被打之後,他當然就放棄了。
這時再把最先被關的四隻猴子中再抓一隻出來,換一隻新的猴子B進去。
這時會發現兩個情形。首先B還是會想去拿那一串香蕉,
當然其他的四隻猴子會過去扁他。
但是我們會發現,那隻猴子A會扁的特別用力!
等B嚐試了幾次,每次都被扁了之後,當然猴子B也放棄了。
然後再一一的把最先被關的猴子都換成新的猴子C.D跟E。

當然只要每換一隻猴子進去,那隻剛換進去的猴子就會想要去拿香蕉,
而其他的猴子也當然就會扁他。
但是等到所有原先的五隻猴子都換成沒有被強力水柱衝擊的猴子之後,
即使籠子裡的猴子都沒有被強力水柱衝擊過,
卻也沒有任何一隻猴子會去拿那一串香蕉了!
也許有的人看到這個故事會說,這個故事有個漏洞,
那就是‘猴子之間應該還是可以溝通的’,
因此他們應該知道為什麼不敢去拿香蕉。
沒錯,我相信他們應該知道為什麼不能拿香蕉,
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個實驗早已經結束了!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A猴子剛被放進去籠子而想拿香蕉時,
其他的四隻猴子應該會先警告他不可以拿,不然會被強力水柱衝擊。
但猴子A因為沒遇過這樣的情形,所以還是會本能的去拿,
這時其他的四隻猴子就會扁他。
因此猴子A即使沒有被強力水柱衝擊,但因為會被其他猴子打,
所以也會不敢拿香蕉。
而等猴子B也進去後,猴子A會跟原先有被強力水柱衝擊過的三隻猴子一同警告猴子B,
但猴子A有被強力水柱衝擊過嗎?
當然沒有。但他也一樣會在猴子B想去拿香蕉時扁他。

就這樣到實驗結束時,即使籠子裡的猴子都沒有被強力水柱衝擊過,
但他們都不敢去拿籠子中間的香蕉。
甚至他們會口耳相傳的說,只要一拿籠子中間的香蕉,
所有的猴子就會遭受到強力水柱的衝擊。
即使這個實驗已經結束,甚至又把猴子A.B.C.D.E再換成猴子ㄅ.ㄆ.ㄇ.ㄈ.ㄉ…等等!

在看到這個故事時,我腦海中想起的是另外一個問題,
在現在的教育或法制制度之下,我們是不是被某些觀念給制約了?
大家應該都聽過吳鳳這個人吧?
在大家印象中的他是個好人?還是壞人呢?
我記得小時候的課本有一則故事,說吳鳳是一個捨身取義的人。
但不久前,我看到一個人的部落格說,根本沒有吳鳳捨身取義這件事!
剛看到這樣的內容時,你的內心是相信?還是懷疑?
到底是教科書寫的對?還是這個人的部落格寫的對?
如果教科書是錯的,為什麼在教科書裏面會有這樣的一則故事?
放這則故事的用意是什麼?

在看過該位部落客的文章後,我認為應該是教科書錯了,
因為教科書裡面出現了非常多的盲點。
而吳鳳捨身取義的這一則故事之所以會出現,
其實就跟蔣公看到溪裡的魚逆流而上一樣,
都是當權者為了某些原因而編撰的!
雖然現在的言論自由已經比以往進步許多,
但是距離真正的自由還是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

大家仔細想想,歷史上發生的許多事,例如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
歷來的每個朝代為什麼要有文字獄?
其實簡單來說,都是既得利益者害怕自己的權益被其他人給搶走了!
而爲什麼一般平民百姓,會願意把自己的權利親自雙手俸上的送給既得利益者呢?
這通常是因為有人吃過虧了。

我一直在強調,中醫是一門養生的醫學,甚至說是一門養身的學問。
他必須是每個民眾都該了解的知識,不能只是少數所謂醫師的人在掌控的知識。
當初張仲景會寫出傷寒雜病論,
我想也是希望把原本只在少數群體流傳的知識給傳遞出來,讓大家可以免於病痛。
畢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並沒有註記“此書僅準具有醫師資格者閱讀或應用,
禁止一般民眾閱讀應用”。

只是在當時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讀書識字,
因此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了解中醫。
這時有些讀過醫書的人如果讀的不夠透徹,就可能產生誤治的情形。
而為了盡量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因此就有所謂的考試證照制度出現。
然後這些通過考試的人,就取得了特殊的身分,進而可以做特殊的事情。
也由於以往有誤治的情形發生,
因此民眾就雙手把自己認識中醫的權利給俸上了。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炎炎夏日,如何不喝冰的飲料 4

從前面的文章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那就是真正健康的人,他們在夏天是可以喝冰的,
而且是不會感到任何的不舒服。
但是他們也可以不喝冰的,且不會因為不能喝冰的就不舒服,
這樣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
如果有人在夏天必須喝冰的才能覺得舒服,
只要一不喝冰飲而只喝平常的溫水或室溫下的水,他們就會覺得不舒服的話,
那很抱歉,他的身體一定出況狀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訊號,一個讓你覺得很輕微的訊號,
一個一般人都不會去在意的訊號。
但這個訊號其實就在告訴你,你的生活作息或飲食習慣是錯的了。
在那個人的身體裡面,已經不再是一個陰陽平衡的情況了。
也就因為如此,所以我才會提到說,必須搭配中醫的調整,
例如虛火就給他溫補的藥下去慢慢的調整。
他也必須慢慢的在習慣上去改變,例如一天喝的飲料愈來愈少,冰飲愈來愈少。

然而如果真的是飲食造成的部份呢?
也可藉著這個機會讓他慢慢調整,隨著飲食的改變與習慣的改變,
慢慢的減少傷害,並把脾胃溫補回來,
這樣子才有辦法慢慢達到夏天可以喝冰的,也可以不喝冰的。
我這邊還是要再次強調,真正健康的身體並不會敏感到,
一喝冰的就馬上嚴重的肚子痛或拉肚子,甚至是上吐下瀉。
因此如果你有這樣的情形,例如一喝冰的就馬上鼻塞、肚子痛或上吐下瀉…等等,
那請注意,你已經生病了!

而如果你平時有在養生卻還有上述情形的話,
那代表你還沒有調整好或者調整錯了。
因為真正調整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時,當你喝了冰涼的飲料,
你會感覺到有股冰涼的感覺進入身體,這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喝一些是舒服的。
但在天氣冷的時候,其實你就不會想要拿冰涼的飲料了,
甚至連去開冰箱你都不願意。
因為你會知道冰箱裡的環境是寒的,是不適合你身體的。

但你如果去打開冰箱真的會不舒服嗎?
其實也不至於太過不舒服,只是感覺涼涼冷冷的而已。
所以還是必須要去觀察,去仔細聆聽我們的身體到底透露了哪些訊息、訊號給我們,
然後隨著這樣的訊號調理與調養,養生真的一點都不用刻意去做。
只要照著身體給你得訊號,你就可以知道你現在應該要做什麼事了。

天氣熱時,就稍微喝點冰的是無所謂的。
天氣冷的時候,就會想要喝杯熱的。
但有些虛寒到非常嚴重的人,他們反而會不太喜歡喝溫熱的東西,
因為喝熱的食物下去,會讓他們覺得不太舒服,即使那是他們的藥!
這時就是已經產生了中醫所謂的陰極反陽的情形,他的身體會去反抗這個陽藥。

簡單講,我們假設這個邪氣有智慧的話,那當邪氣知道你要吃藥時,
就會讓你一碰到這個藥就覺得不舒服,這樣你就不會想再去碰這個藥,
這時邪氣就可以繼續控制這個人了。大約可以比喻成這樣的一個情形。
如果真的到了這個階段,代表他的身體真的是虛到非常嚴重的程度。
這個我想大家都可以想像的出來,如果有人不依靠冰飲或不依靠止痛藥,
就沒有辦法好好的生活作息時,那當然他的身體一定是生病的。

所以最後總結來回覆這位讀者的問題,如何讓自己在炎炎夏日不再喝冰的?
這有二個方式,第一先找出你為什麼喜歡喝冰的?
原因是什麼?是實火?還是虛火?
如果是實火,那沒關係,你還是可以繼續喝冰的,
但請持續觀察身體的回饋反應。
而如果是虛火,就需要慢慢的減量,並且搭配身體的調理。
這個部份的調理,可以用中藥,也可以用一般的飲食。

但因為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虛寒的虛火,
即身體的脾胃有虛火並帶有一些寒象,因此我都建議可以喝一些薑母茶。
做法是將老薑洗乾淨切片,加水先煮滾,然後再加上一些紅糖。
這時原本滾沸的水溫會下降,因此需要再次煮滾。
等第二次水滾之後,調成小火慢慢敖煮至少十分鐘以上這樣就可以。
當然如果要敖煮半小時或一小時則會更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分別嘗試看看,並注意觀察喝到身體內後的反應,
是真的會有差異的喔!

至於薑的量及紅糖的量分別要多少?
則請各位自己去調整,調出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量,
當然請不要只用一片薑,就加上一整包二公斤的糖下去,
這樣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而糖的部分,不管是紅糖或黑糖都可以。
如果一開始不敢喝太多薑的人,可以在之後慢慢的把薑的量往上增加一些,
也可以發現身體會有一些症況出來。
這時候身體的變化,會因為你之前作息的關係與飲食的關係,
導致各式各樣的變證出現,因此我很難在這邊一一說明會有哪些變證出來。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該書中有提到一些這類的反應。
例如吃了某些藥或做了某些調整之後,身體會有哪些反應?
而在出現某些反應之後,可以再從那些藥物去調整,或者再從飲食去調整。
這是一步一步去改善你的身體,原則上因為我們身體的惡化是一步一步來的,
因此當要改善這些症狀時,也是需要一步一步來的
千萬不要相信有什麼藥是吃下去,就可以馬上治百病,馬上好的。

我要再次強調,原則上是不太可能有這樣的藥物存在,不管是中藥或是西藥,
不管是那位醫生,如果他有強調這樣的東西,請你還是要稍微好好的思考一下。
並且請那位醫生解釋為什麼可以有這樣的反應。
如果他解釋得不清不楚,或不能說服你,那你可能需要再多聽幾位醫生的意見。
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炎炎夏日不再受冰飲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