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陰陽的觀念後,這一篇內經要探討的,是五臟六腑的功能,
及相互之間的關係。
先摘錄一段經文於下:“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
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羶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黃帝問:身體的十二臟腑之相互作用關係為何?其對人體各有何重要性?
岐伯便將身體的十二個臟腑,比喻成一個國家的十二個官職。
例如心是君主之官,君王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帥,
因此這邊也說出心是人一身最高的管理者。
那這邊的心是單指那顆跳動的心臟嗎?我想應該不是。
因為在君主之官的後面,岐伯解釋心的作用是‘神明出焉’。
何謂神明?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智慧!
因此這邊的心,除了那顆跳動的心臟外,還包含了大腦的部份功能。
再看肺的部份,岐伯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有人會說,從大體解剖的構造來看,肺是在心臟的兩邊,而心臟是一國的君主,
因此肺就像一國的宰相一樣,隨時在君主的身邊提供治國方政。
從這邊來看,只是單純的想解釋人體的解剖構造而已,
並沒有把肺的功能考慮在內。
中醫有句話:心主血,肺主氣。
且中醫認為,血的運行需要有氣的輔助,不然就會有血液妄行的症狀產生。
這邊的關係很微妙,卻在中醫的觀念中有很適當的譬喻。
古代的君主是最大的,他想殺誰就可以殺誰,他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
但是基本上他們都會聽從身邊宰相的建議來治國。
也就是說,雖然君主比宰相來的大,但是一切的國政卻都會聽從宰相的建言。
通常這樣的國家,都可以達到國泰民安。
但畢竟君主是比宰相大的,因此中醫在五行上說‘心火剋肺金’。
也就是當忠臣宰相遇到暴君的時候,宰相的治節作用就沒辦法發揮,
導致國政出現亂象,在身體上就是‘熱迫血妄行’的情形。
再看下一個臟腑‘肝’,岐伯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在中醫裡主要的作用是‘情志的疏暢’。
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將軍不只要能武還要能文,
有勇無謀的人是不能當將軍的。
就武的地方來看,肝主筋而司運動,因此可以做好任何打鬥的活動。
但武力強悍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謀慮!
在中醫的情志中,肝志為怒。
在正常合理的怒氣下,怒氣的提升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的戰鬥力,
但是如果怒氣過亢,就會失去理智!而好的謀慮,則需要有清晰的理智!
下一個臟腑是‘膽’,岐伯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提到膽,大家通常只會想到人體內那顆綠綠小小的膽囊,
且在西醫的觀念裡,膽囊切除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但在中醫的觀念裡,膽是一個很特別的臟腑。
膽既屬於五臟六腑,卻又歸類於奇恆之腑。
而中醫所謂奇恆之腑的部份,是大眾比較不熟悉的部份。
因此先沒辦法做太深入的說明,等待之後提到中醫臟腑的觀念,
以及奇恆之腑的觀念後,
大家可能就會比較容易明白為何‘膽是中正之官’,有著決斷的作用。
下一個是膻中,岐伯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這邊的膻中當然不是膻中穴。
在其他內經經文提到十二臟腑的部份,並沒有膻中而是心包,或者是包絡,
因此可以確定這邊的膻中指的是心包。
心包就是包圍在心臟外圍的那層包膜,主要的作用在保護心臟跟宣通心氣。
在中醫情志的觀念裡,心志為喜,
因此當心氣可以正常宣通的時候,就不會有心鬱的產生。
再來看的是脾胃這兩個臟腑,岐伯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在中醫的觀念裡,胃是受納五榖的地方,而脾是主運化五榖的臟器。
當胃裝了太多的食物,就會影響到脾的運化;
或當脾的運化功能降低時,就會影響到胃受納五榖的能力。
因此這兩個臟腑才會一起討論。
另外,所有的食物在中醫裡面都可以分成氣與味。
氣指的就是‘寒熱溫涼平’,而味指的就是‘酸苦甘辛鹹’。
因此這邊提到,飲食的五味作用,須經由脾胃的消化與吸收才能產生出來。
下一個提到的臟腑是大腸,岐伯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這邊的道通導這個字。
大家都知道,食物經過脾胃的運化後,會經過小腸來吸收養分,
最後的糟粕就從大腸排出。
因此這邊也需要一起看小腸的部份。岐伯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腸接受脾胃運化之後的食物,將營養的物質吸收起來,
其餘的部份就傳入大腸,最後再排出體外。
即經文提到大小腸的作用‘受盛’、‘傳導’與‘變化’。
再看下一個臟腑‘腎’,岐伯曰:腎者做強之官,技巧出焉。
腎的功能是儲藏精氣,精氣充足則百骸輕便,四肢矯健而功能不衰,
又能強人腦力,增人智慧,所以稱為做強之官,技巧出焉。
腎的作用與膀胱相關,因此先看膀胱的部份,
岐伯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
膀胱是儲藏尿液的地方,所以稱為州都之官。
但尿液不能一直儲存在膀胱之內,
且也不是固定儲存到多少容量的尿液之後,就會自動的排出體外。
那是什麼原因讓尿液排出體外的呢?
即是氣機的傳化,因此經文在最後補上‘氣化則能出’。
接下來要看最後一個臟腑‘三焦’,岐伯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在中醫的十二個臟腑裡面,惟獨三焦是有名而無形的,
因此也會是一般人最難理解的臟腑。
在這段經文先簡單的說明三焦的功用,
詳細的部份,也是需要等看過之後的經文,才會有更詳細的概念。
簡單說,三焦在人體內是周身行水的道路,外部的皮膚肌肉與內部的臟腑,
凡水道的通行都由三焦管理,因此稱他為決瀆之官。
到這邊先簡略的說明人體十二臟腑的功用,
而接下來的經文則是在強調這十二個臟腑必須互相協調,尤其是心的部份。
經文如下:“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閔閔之當,孰者為良。
恍惚之數,生於毫氂,毫氂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
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經文提到養生的道理是很微妙的,其中的變化與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簡單的比喻如同經文提到的‘十二官不得相失’與‘主明則下安’,
又或者可以更簡單的以四個字來說明,即“陰陽平衡”!
在該段經文的最後一句話說的很好,
大意是說:自然界中即使微小到肉眼不能看見,但也會有物質的存在,
而肉眼之所以看見的萬物,也是由於這些微小物質所組成的。
在沒有顯微鏡的遠古時代,竟然就有這樣的見解,實在令人震撼。
再摘錄最後一段經文:“黃帝曰:善哉!
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
黃帝乃澤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大意是說:要將養生的道裡好好保存下來,並傳於後世。
這篇經文先簡要的說明十二臟腑在身體的作用,與相互之間的關係。
從這邊可以看出,中醫對每個臟腑的功能,除了大體解剖的部分之外,
還強調了很多情志的觀念,這也是中醫在診病上的特點。
如果能好好了解中醫的陰陽相對觀念,
就會發現中醫是非常嚴謹的一些學問,也可以做出非常精確的診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