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醫有所謂的五行生剋理論,
在這個理論中也有所謂的對應顏色與臟腑…等等資訊。
其中五行與五臟、五色、季節及面部的對應分別是
‘肝木色青應春在左頰、心火色赤應夏在額頭、脾土色黃應長夏在鼻中、
肺金色白應秋在右頰、腎水色黑應冬在下頦’。
經由這個觀念,古時醫家就可以很容易的經由望診,
進而辨別一個人的哪個器官生病了,
而且還可以藉此診斷該患者的病情是重還是輕。
這邊有提到季節與對應的顏色,爲什麼身體的健康還會與外在環境有關呢?
在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臟象論中有段話: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
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
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此句當中提到五氣入鼻可使五色修明,即外界的能量會影響我們身體的經絡運行。
此外界對身體所產生的顏色,在望診中是稱為‘客色’,
而原本五臟所對應的顏色則稱為‘主色’。
我在這邊簡單舉個例子做說明。
依上述的觀念來說,在春天的時候,由於外界的氣色為青,
因此健康的人在這時的氣色也會是青色為主,
即不管在面部的哪一個部位,除了原本的臟器顏色外,都還會有些微的青色浮現。
但如果今天看到一位心臟有問題的患者,那在他額頭處就會有異常的顏色產生。
如果是看到白色,代表肺金之氣上攻心火之處,
但由於在五行中火是剋金的,因此可以判斷出患者的病情是不嚴重的。
這時大家可以想一想,什麼顏色在額頭出現是代表病情嚴重呢?
依五行的生剋關係來看就是黑色,因為黑色屬水,水會剋火。
而黑色在臟腑中是對應到腎臟,因此中醫對於在額頭出現黑色的病,
就稱為“腎水凌心”。
那再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到底腎水凌心是腎臟生病還是心臟生病?
我相信很多人會直覺得認為是腎臟生病了,
因為很多洗腎的患者好像臉色都比較暗沉。
但真正的病因應該是心臟生病了!
爲什麼是心臟生病了呢?
因為在中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今天腎氣會跑到代表心臟的額頭處,當然是因為心氣出現問題啊,
不然爲什麼腎氣不跑到代表脾臟的鼻頭?或代表肝臟的左頰呢?
而且這邊還有一個重要觀念,
雖然在額頭出現黑色代表病情比額頭出現白色來的嚴重,
但這還不能算是最嚴重的。
因此再請大家想一想,應該是臉部的哪裡出現黑色才代表更嚴重的病情呢?
不是左頰,因為腎水生肝木;也不是右頰,因為肺金會生腎水;
也不是下巴,因為那是腎臟的本位。
那到底是哪裡呢,答案就是鼻子,
因為鼻子屬脾土,而在五行中土應該是剋水的,
今天反而變成水反侮土,因此可以判定病情較為嚴重囉。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只有腎臟出現問題時,
他會出現異常顏色的部位應該只有下巴,而且應該只顯現出黑色。
此時稱為腎的正氣虛而邪氣實。
漸漸的,因為腎的正氣虛了,所以不能生肝氣;
而腎的正氣虛了,也會加速肺氣的耗損,所以在左右臉頰會慢慢變的暗沉。
接著肝木也虛到不能生心火,而肺金氣虛也加速了脾土之氣的耗損,
但由於水原本就會剋火,而土原本就會剋水,
因此會先在代表心火的額頭處出現暗沉的氣色,
最後才是代表脾土的鼻子也出現暗沉的顏色。
黃帝內經在氣色望診這部分有非常完整的解說,
但在目前因為外在儀器的侷限,導致非常多的中醫師認為這是玄學,
或者將其貶為面相或算命之類江湖術士所危言聳聽的言論。
但為何在兩三千年前的著名醫書卻一直強調“望聞問切”的診斷流程呢?
又為何在三四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對於氣色的望診有如此詳細之描述,
而對於脈診之脈象反而描述不多呢?
再回過頭來想一件事,爲什麼中醫的四種診斷方式順序是“望聞問切”,
而不是問切聞望,或切問聞望…等等之順序呢?
其實最簡單的原因就在於,如果一位醫家對於這四種診斷方式都非常的熟練,
那經由望診或聞診得到的資訊會是最真實的,而問診或者脈診卻會有假象的部分。
而為什麼望診是最真實的呢?
因為那就是一個人身體情況的真實呈現,沒有人可以偽裝身體氣色的表現。
因為脾氣虛就是虛,絕對沒以人可以假裝成脾氣實。
只是這邊的望氣色,還真的讓人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
甚至目前的大眾會覺得根本就是胡說八道,或者妖言惑眾、怪力亂神…等等。
沒錯,當我還感覺不到所謂的“氣感”時,
我還真的認為氣功是一種怪力亂神的東西,
但就在我接觸並學習了那些能量療法後,氣感就真的出現了!
甚至就在我表明願意體驗靈氣的時候,就在那前後不到五分鐘之間,
我從一個完全不知“氣”到底摸起來是什麼感覺的人,
變成‘哇…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氣’!
而且在當下也沒有人告訴我氣摸起來應該是什麼感覺,
而是我反問爲什麼在我的兩手中間似乎有一團東西?
而讓我體驗的老師才告訴我那就是所謂的氣。
因此從我的經驗中,我相信黃帝內經所寫的氣色確實是存在的,
只不過要去看到或感覺到這些非物質界的東西,是需要把大腦的理性放在一旁的。
中醫認為陰陽同等重要,如果有一個人的陰陽失衡了,那他就一定是不健康的。
同理可證,理性與感性也是同等重要的,
過度的追求理性並不會讓我們找到所謂的真理,反而會陷入死胡同中,
在一個似是而非的邏輯裡鑽牛角尖。
尤其大腦是可以欺騙自己的,大腦也只能想像出自己看過、聽過或感覺過的東西,
所有大腦未曾經歷過的感覺或影像,大腦是沒辦法創造出來的。
因此只有把大腦的理性框框給移開,
然後在沒有任何限制的情形下去接受與感覺所有的萬物,
如此才有機會接觸到新的資訊,例如我對氣的感覺。
但雖然我已經可以感覺到氣的存在,不過對於望診中的‘色’我還是不知怎麼去看到他,
也許我還不夠安靜的去內觀我自己,
或者也許我已經看到了,但卻被我理性的大腦給否定掉了。
不管如何,就我的經驗真的非常認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句話。
因為如果我當初對於靈氣不願去嘗試與體驗,
那現在的我也將仍然不知什麼是所謂的氣感了。
而真正中醫的養生與能量的療癒也是這麼一回事,
如果每個人自己不願去接觸與力行,那大腦永遠只會有問號而不會有答案。
我很喜歡奧修的一句話,
他說:不要去找佛陀成道的步伐,也不需遵循耶穌成道的方法,
因為那些成道的方法僅屬於他們,甚至把佛陀的方法放到耶穌上也不一定成立。
因此每個人都該跟自己的身體、心靈做溝通,然後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
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從接觸能量的經驗,反思中醫的精髓2
在上次的文章有提到切診的部分,而除了切診之外,還有所謂的問診。
爲什麼問診會比切診來的重要?
因為醫師把脈通常只能把到當下的脈象,
至於患者在前一天、前兩天或前三天…等等有什麼症狀,
其實醫師是很難單靠把脈而診斷出來的。
而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我在之前有關感冒的文章有提到中醫對於感冒的分類,
基本上有兩大類,一類是風寒感冒,另一類是風熱感冒。
而不管是風寒感冒或者風熱感冒,其實到嚴重一點的情況都會有發燒的症狀。
這時如果不問患者在一開始的病情,以及中間有做過哪些治療,
單純就只是用把脈的方式做治療的依據,是不是容易產生誤診呢?
例如也許患者已經吃了一些西藥了,又或者患者長期睡眠品質不佳,
又或者患者沒吃西藥,但是在來的途中或者等候看診的期間,
因為天氣炎熱而去喝了一大杯的冰西瓜汁,
這些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何不直接詢問患者呢?
看到這邊也許很多人就會想:
對啊,患者哪邊不舒服當然就直接問患者不就知道了,而且那個應該更正確吧。
但爲什麼中醫的診斷順序是“望聞問切”,
而不是‘問望聞切’或‘問聞望切’呢?
這是因為有時患者會無法明確的判別自己是哪邊不舒服,
這種情形在內臟生病的時候會更加明顯。
例如肝臟,由於他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即使一個人的肝臟已經發炎了,
但他可能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又或者一個患者有上腹痛的症狀,
但是他不可能明確的告訴醫生自己是肝臟痛、或胃痛、
或橫結腸痛、或胰臟痛…等等。
除了對於疼痛部位的不明確外,有時還會有所謂的轉移痛情形。
例如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後腦痛,
但起因可能在脖子側前方的胸鎖乳突肌過緊造成的。
這類在肌肉上產生轉移痛的情形,
目前的西方醫學有找出很多的點可以去直接評估。
但是如果放到中醫的經絡循行上時,應該很多人就可以直接看出端倪了。
除了上述的兩種情況之外,
另外對於疼痛的忍受性與不適感覺的描述,也都會因人而異。
例如有人覺得被針扎到跟被炸彈炸到一樣痛,
而有人的反應是‘有什麼不一樣嗎’?
也就是他根本不認為針經過他的身體有任何異於平常的感覺。
由此來看,要單純依靠問診而得到正確的診斷,似乎也有他的風險性。
繼續的細思中醫診斷的方法中,在問診之前還有所謂的聞診,
那聞診是在評估什麼呢?
聞診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個是聽患者的說話或呼吸的聲音,
另一個是聞患者身上或者口中以及二便的氣味。
例如有的人講起話來中氣十足,而有的人講起話來卻細若猶絲,
這就可以分辨出誰是健康而誰是體弱多病的。
另外在中醫裡也有聲音與五行的對應關係,即角徵宮商羽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
因此對於聲音敏銳的人,也可藉此診斷一個人的臟腑是那邊出了問題。
而聞氣味也是一種診斷方式,
例如有人的口臭是腐敗夾雜血腥的味道,這時有可能是內臟出血的徵兆。
而有些人的口臭會有夾雜食物的味道,那當然就會偏向消化不良的問題。
另外像小便的部分,若有人尿液的臭味偏向腐臭味的話,辯證上會偏向熱證;
如果尿液的味道有點腥臭味的話,那在辯證上就會偏向寒證。
同理在女生的分泌物上也可藉此作初步診斷。
例如常吃冰冷或者生冷食物的女性,原則上在分泌物的味道會偏向腥臭味,
而顏色就以白色居多。
但如果病程過久的話則有可能出現寒極生熱的假象,
因此也不能單憑聞診就確認患者的病症,還要評估其他診斷出來的現象。
原則上來看,聞診出現誤診的機會比較低,
不過困難度也會比較高一點,畢竟不是每個人的音感都很好。
因此如果扣掉聽音辯證的部分,那聞診就剩下聞味辯證的部分了。
而在聞味的部分,畢竟那些味道都不太好聞,
不只醫師可能不願意聞,甚至連患者也可能不好意思拿給醫師聞吧。
也許因為如此,才導致聞診雖排在問診與切診之前,
但卻很少醫師單憑此來做辯證。
就中醫的所有診斷方式中,聞診與切診會有假象的困擾,
而問診有可能會有語焉不詳或詞不達意的情形,
甚至對於小孩或者瘖啞人士,那更是會有診斷上的困難。
此時就會想,在這些診斷方式的前面,
似乎還有一個更被推從的診斷方式,就是“望診”。
那望診主要在看哪些東西呢?
就近代的中醫診斷書籍來說,望診主要是看一個人的氣色。
這邊所謂的氣色包含臉色、容貌、毛髮、皮膚、爪甲…等等的色澤。
從切診到問診,甚至到聞診中有關氣味的辯證,
大致都還瞞容易得到一般人的理解,不過就聞診的五音與臟腑對應關係,
似乎就會有感到過於無法理解的情形。
但至少在聞診的氣味辯證上還是可以被接受的。
只是有關望診的部分,還真的容易讓人有不知所云的感慨,
尤其望診的部分,其實在黃帝內經裡有提到氣與色的相互關係。
不過這些資料因為得不到目前科學的支持,
所以漸漸的被歸類到所謂的玄學裡,甚至是算命或者看面相之人在談的事。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望診的氣色部分僅是所謂的面相學嗎?
如果僅是面相學,那為何中醫的經典書籍會有這樣的一段話: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
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呢?
爲什麼問診會比切診來的重要?
因為醫師把脈通常只能把到當下的脈象,
至於患者在前一天、前兩天或前三天…等等有什麼症狀,
其實醫師是很難單靠把脈而診斷出來的。
而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我在之前有關感冒的文章有提到中醫對於感冒的分類,
基本上有兩大類,一類是風寒感冒,另一類是風熱感冒。
而不管是風寒感冒或者風熱感冒,其實到嚴重一點的情況都會有發燒的症狀。
這時如果不問患者在一開始的病情,以及中間有做過哪些治療,
單純就只是用把脈的方式做治療的依據,是不是容易產生誤診呢?
例如也許患者已經吃了一些西藥了,又或者患者長期睡眠品質不佳,
又或者患者沒吃西藥,但是在來的途中或者等候看診的期間,
因為天氣炎熱而去喝了一大杯的冰西瓜汁,
這些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何不直接詢問患者呢?
看到這邊也許很多人就會想:
對啊,患者哪邊不舒服當然就直接問患者不就知道了,而且那個應該更正確吧。
但爲什麼中醫的診斷順序是“望聞問切”,
而不是‘問望聞切’或‘問聞望切’呢?
這是因為有時患者會無法明確的判別自己是哪邊不舒服,
這種情形在內臟生病的時候會更加明顯。
例如肝臟,由於他沒有痛覺神經,因此即使一個人的肝臟已經發炎了,
但他可能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
又或者一個患者有上腹痛的症狀,
但是他不可能明確的告訴醫生自己是肝臟痛、或胃痛、
或橫結腸痛、或胰臟痛…等等。
除了對於疼痛部位的不明確外,有時還會有所謂的轉移痛情形。
例如有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後腦痛,
但起因可能在脖子側前方的胸鎖乳突肌過緊造成的。
這類在肌肉上產生轉移痛的情形,
目前的西方醫學有找出很多的點可以去直接評估。
但是如果放到中醫的經絡循行上時,應該很多人就可以直接看出端倪了。
除了上述的兩種情況之外,
另外對於疼痛的忍受性與不適感覺的描述,也都會因人而異。
例如有人覺得被針扎到跟被炸彈炸到一樣痛,
而有人的反應是‘有什麼不一樣嗎’?
也就是他根本不認為針經過他的身體有任何異於平常的感覺。
由此來看,要單純依靠問診而得到正確的診斷,似乎也有他的風險性。
繼續的細思中醫診斷的方法中,在問診之前還有所謂的聞診,
那聞診是在評估什麼呢?
聞診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個是聽患者的說話或呼吸的聲音,
另一個是聞患者身上或者口中以及二便的氣味。
例如有的人講起話來中氣十足,而有的人講起話來卻細若猶絲,
這就可以分辨出誰是健康而誰是體弱多病的。
另外在中醫裡也有聲音與五行的對應關係,即角徵宮商羽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
因此對於聲音敏銳的人,也可藉此診斷一個人的臟腑是那邊出了問題。
而聞氣味也是一種診斷方式,
例如有人的口臭是腐敗夾雜血腥的味道,這時有可能是內臟出血的徵兆。
而有些人的口臭會有夾雜食物的味道,那當然就會偏向消化不良的問題。
另外像小便的部分,若有人尿液的臭味偏向腐臭味的話,辯證上會偏向熱證;
如果尿液的味道有點腥臭味的話,那在辯證上就會偏向寒證。
同理在女生的分泌物上也可藉此作初步診斷。
例如常吃冰冷或者生冷食物的女性,原則上在分泌物的味道會偏向腥臭味,
而顏色就以白色居多。
但如果病程過久的話則有可能出現寒極生熱的假象,
因此也不能單憑聞診就確認患者的病症,還要評估其他診斷出來的現象。
原則上來看,聞診出現誤診的機會比較低,
不過困難度也會比較高一點,畢竟不是每個人的音感都很好。
因此如果扣掉聽音辯證的部分,那聞診就剩下聞味辯證的部分了。
而在聞味的部分,畢竟那些味道都不太好聞,
不只醫師可能不願意聞,甚至連患者也可能不好意思拿給醫師聞吧。
也許因為如此,才導致聞診雖排在問診與切診之前,
但卻很少醫師單憑此來做辯證。
就中醫的所有診斷方式中,聞診與切診會有假象的困擾,
而問診有可能會有語焉不詳或詞不達意的情形,
甚至對於小孩或者瘖啞人士,那更是會有診斷上的困難。
此時就會想,在這些診斷方式的前面,
似乎還有一個更被推從的診斷方式,就是“望診”。
那望診主要在看哪些東西呢?
就近代的中醫診斷書籍來說,望診主要是看一個人的氣色。
這邊所謂的氣色包含臉色、容貌、毛髮、皮膚、爪甲…等等的色澤。
從切診到問診,甚至到聞診中有關氣味的辯證,
大致都還瞞容易得到一般人的理解,不過就聞診的五音與臟腑對應關係,
似乎就會有感到過於無法理解的情形。
但至少在聞診的氣味辯證上還是可以被接受的。
只是有關望診的部分,還真的容易讓人有不知所云的感慨,
尤其望診的部分,其實在黃帝內經裡有提到氣與色的相互關係。
不過這些資料因為得不到目前科學的支持,
所以漸漸的被歸類到所謂的玄學裡,甚至是算命或者看面相之人在談的事。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望診的氣色部分僅是所謂的面相學嗎?
如果僅是面相學,那為何中醫的經典書籍會有這樣的一段話: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
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呢?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從接觸能量的經驗,反思中醫的精髓1
大約從兩年前開始,我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第一個類似氣功的東西,
就是所謂的臼井靈氣。
慢慢的,在接下來的兩年之中,我也陸續的學習了雪白能量治療系統,
與亢達里尼靈氣,甚至在最近也接觸了擴大療癒法。
當初會去學這些能量療癒的系統,主要是因為中醫對於經絡或者氣的描述。
而既然氣在中醫裡面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身為一位中醫師怎麼可以不知道什麼是氣呢?
因此其實我當初會去接觸這些能量療法,並不是想用這些療癒方式來療癒患者,
而是想親自去體驗中醫所說的氣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看到這邊,還是會對於‘氣’是什麼感到一頭霧水,
甚至認為在現今一切講求科學的理論中,
我竟然還回頭去找那早已被拋棄與否認的東西,說不定是頭殼壞掉了!
但就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中醫是一門養身的學問,
而且歷代的醫家都非常尊敬黃帝內經,但黃帝內經卻寫了很多有關氣的資料。
甚至中醫在診斷上除了大眾最為知道的‘脈診’外,
其實還有其他的三種診斷方式,即所謂的“望診、聞診與問診”。
而在歷代的中醫書籍中,這四種診斷方法的順序是
‘望診、聞診、問診與切診(即脈診)’。
因此在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些疑問,例如爲什麼望診會排在第一順位呢?
且望診看的又是什麼呢?真的是民國初年診斷書籍說的看臉色?
那對於有化妝或者古時有刺青的人不就看不到了?
看頭髮、嘴唇或者指甲的顏色?
那現在染髮、指甲油或者脣膏那麼發多種類,不就什麼也看不到。
甚至說看一個人的身型?
可是古代人的衣著好像包的比現代人還來的多
(這是在告訴我們,地球的暖化問題真的越來越嚴重了嗎?),
不就根本都看不到!
大家都知道切診就是把脈,中醫師將手放在患者的寸口脈上
(即大體解剖的橈動脈,對應到中醫的經絡是所謂的肺經),
藉由醫師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來感受患者肺經之氣的運行有無異常,
以此診斷患者身上的疾病。
雖然聽起來這樣的診斷方式非常的不可思議,但就臨床上卻真有準確與可信的地方,
因此現代已經有很多的科學儀器想要去找出脈的波動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不過這樣的方法有點像是從結果做統計與歸類,
然後再去回推下次如果檢測出相同脈象時,即可能代表某種疾病。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合理且科學的方式,但有人想過一些問題嗎?
例如有關中醫的診斷資料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那時的人口數有多少?
交通的便利性又如何?
而且那時還沒有紙或筆的發明,又有多少醫家會將自己的經驗寫下來?
而且A醫家整理的資料B醫家會接受嗎?…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中醫的脈診資料應該不是統計與歸納下來的東西。
那脈診的資料是如何得出來的呢?
而且就黃帝內經的內容看來,其實切診並不完全等同脈診,
應該還包含了觸診的部分。
這邊的觸診包含了肌表、手足、胸腹、頭額與腧穴…等等的觸診。
而且每一個部位所表現的症狀是各有意義的,
因此在完整的診斷上,是不能僅僅單靠把脈就論定的,
不然就可能陷入以管窺天的窘境。
我們再回頭想一想,中醫不是還有其他的三種診斷方式嗎?
在脈診之前的是所謂的問診。
問診這個簡單,不就是問患者哪邊不舒服而已。
那為什麼問診會排在脈診之前呢?
如果真要誇大醫師的能力,那脈診應該在問診之前啊。
就像我常常聽到患者說:某某中醫師非常利害,因為你進去他不會問你任何一句話,
甚至連你要跟他主動說明哪邊不舒服,他都會要你閉嘴。
那位神醫只要摸摸患者雙手的脈象,就可精確的描述出患者的病情,
因此該位醫師必然非常的利害。
從這個經驗邏輯來判斷,中醫四診的順序至少應該是‘望聞切問’,
而不是“望聞問切”啊!
爲什麼切診在最後?其實這個問題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來。
首先脈診主要的參考依據有三種,即快慢、形狀跟浮沉。
簡單講就是看看心跳快或慢,摸起來像豆子或像刀鋒或像吉他弦,
以及有力量或者沒力量。
但是心跳的快或慢,以及有力或沒力會跟很多因素有關,
例如小孩的心跳一般來說比大人快,而男生的脈搏跳動的會比女生來的有力。
這些都是相對性的比較,如何給予正確的定義呢?
例如有資料整理出來說:一歲以下的嬰兒其心跳大約在每分鐘120~140下,
而五歲以下的嬰兒大約每分鐘在100下,十歲的小孩心跳每分鐘約90下。
那今天一位5歲的小孩每分鐘心跳95下,跟一位十歲的小孩每分鐘心跳95下,
到底誰生病了?
而男生的脈搏要比女生有力?那怎樣算有力?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男書生,其脈搏力量會比練健美的女生來的有力量嗎?
那這兩者是文弱書生生病了?還是健壯的女力士生病了?
甚至有時在患者的脈象上還會出現所謂的“假象”。
大家都聽過‘物極必反’這句成語,
而在黃帝內經中也有提到所謂的‘寒化火’,或者‘寒極生熱’這樣的觀念,
對應到患者的身上就可能在脈象上或者肌表上,出現完全相反的情形。
例如可能會看到一個患者全身發抖,但是輕觸身體卻又好像覺得是溫熱的,
摸他的脈象似乎輕輕按就可以摸到(浮脈在中醫代表陽證)。
如果醫家不管他發抖的症狀就直接認定是熱證,而給予瀉火的藥,
那這位患者將‘藥到命除’了!
對於上述的患者,如果醫家在切診上有更認真的評估,其實會看出一些玄機的。
例如雖然輕觸肌膚會覺得溫熱,但在稍微用力的久壓之後,
必定發現溫熱的感覺似乎沒那麼嚴重。
而在脈象上也會發現稍微重壓之後,怎麼一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
這就是中醫所謂“浮陽外越”的假象。
這些外表看來的陽熱症狀,其實是因為身體內的原陰不足了,
無法抓住僅剩的原陽,導致身體的陽氣外散。
等這些陽氣耗盡之後,患者也就升天了。
因此此時給予瀉火之藥,無疑就在加速患者的升天啊!
當然,厲害的醫師都明瞭這些道理,
只是在一位醫師一天看上一兩百位患者之後,加上一星期看病五六天的情形下,
如此長久下來,畢竟醫師還是人啊,怎麼可能不會出錯呢?
而要減少出錯的最好方法,除了讓醫師有足夠的休息外,
另外減少患者的數量以及多加反覆驗證(即望聞問切四診合併參考),
都可以大幅降地誤診的機會。
就是所謂的臼井靈氣。
慢慢的,在接下來的兩年之中,我也陸續的學習了雪白能量治療系統,
與亢達里尼靈氣,甚至在最近也接觸了擴大療癒法。
當初會去學這些能量療癒的系統,主要是因為中醫對於經絡或者氣的描述。
而既然氣在中醫裡面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身為一位中醫師怎麼可以不知道什麼是氣呢?
因此其實我當初會去接觸這些能量療法,並不是想用這些療癒方式來療癒患者,
而是想親自去體驗中醫所說的氣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看到這邊,還是會對於‘氣’是什麼感到一頭霧水,
甚至認為在現今一切講求科學的理論中,
我竟然還回頭去找那早已被拋棄與否認的東西,說不定是頭殼壞掉了!
但就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中醫是一門養身的學問,
而且歷代的醫家都非常尊敬黃帝內經,但黃帝內經卻寫了很多有關氣的資料。
甚至中醫在診斷上除了大眾最為知道的‘脈診’外,
其實還有其他的三種診斷方式,即所謂的“望診、聞診與問診”。
而在歷代的中醫書籍中,這四種診斷方法的順序是
‘望診、聞診、問診與切診(即脈診)’。
因此在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些疑問,例如爲什麼望診會排在第一順位呢?
且望診看的又是什麼呢?真的是民國初年診斷書籍說的看臉色?
那對於有化妝或者古時有刺青的人不就看不到了?
看頭髮、嘴唇或者指甲的顏色?
那現在染髮、指甲油或者脣膏那麼發多種類,不就什麼也看不到。
甚至說看一個人的身型?
可是古代人的衣著好像包的比現代人還來的多
(這是在告訴我們,地球的暖化問題真的越來越嚴重了嗎?),
不就根本都看不到!
大家都知道切診就是把脈,中醫師將手放在患者的寸口脈上
(即大體解剖的橈動脈,對應到中醫的經絡是所謂的肺經),
藉由醫師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來感受患者肺經之氣的運行有無異常,
以此診斷患者身上的疾病。
雖然聽起來這樣的診斷方式非常的不可思議,但就臨床上卻真有準確與可信的地方,
因此現代已經有很多的科學儀器想要去找出脈的波動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不過這樣的方法有點像是從結果做統計與歸類,
然後再去回推下次如果檢測出相同脈象時,即可能代表某種疾病。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合理且科學的方式,但有人想過一些問題嗎?
例如有關中醫的診斷資料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那時的人口數有多少?
交通的便利性又如何?
而且那時還沒有紙或筆的發明,又有多少醫家會將自己的經驗寫下來?
而且A醫家整理的資料B醫家會接受嗎?…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中醫的脈診資料應該不是統計與歸納下來的東西。
那脈診的資料是如何得出來的呢?
而且就黃帝內經的內容看來,其實切診並不完全等同脈診,
應該還包含了觸診的部分。
這邊的觸診包含了肌表、手足、胸腹、頭額與腧穴…等等的觸診。
而且每一個部位所表現的症狀是各有意義的,
因此在完整的診斷上,是不能僅僅單靠把脈就論定的,
不然就可能陷入以管窺天的窘境。
我們再回頭想一想,中醫不是還有其他的三種診斷方式嗎?
在脈診之前的是所謂的問診。
問診這個簡單,不就是問患者哪邊不舒服而已。
那為什麼問診會排在脈診之前呢?
如果真要誇大醫師的能力,那脈診應該在問診之前啊。
就像我常常聽到患者說:某某中醫師非常利害,因為你進去他不會問你任何一句話,
甚至連你要跟他主動說明哪邊不舒服,他都會要你閉嘴。
那位神醫只要摸摸患者雙手的脈象,就可精確的描述出患者的病情,
因此該位醫師必然非常的利害。
從這個經驗邏輯來判斷,中醫四診的順序至少應該是‘望聞切問’,
而不是“望聞問切”啊!
爲什麼切診在最後?其實這個問題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來。
首先脈診主要的參考依據有三種,即快慢、形狀跟浮沉。
簡單講就是看看心跳快或慢,摸起來像豆子或像刀鋒或像吉他弦,
以及有力量或者沒力量。
但是心跳的快或慢,以及有力或沒力會跟很多因素有關,
例如小孩的心跳一般來說比大人快,而男生的脈搏跳動的會比女生來的有力。
這些都是相對性的比較,如何給予正確的定義呢?
例如有資料整理出來說:一歲以下的嬰兒其心跳大約在每分鐘120~140下,
而五歲以下的嬰兒大約每分鐘在100下,十歲的小孩心跳每分鐘約90下。
那今天一位5歲的小孩每分鐘心跳95下,跟一位十歲的小孩每分鐘心跳95下,
到底誰生病了?
而男生的脈搏要比女生有力?那怎樣算有力?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男書生,其脈搏力量會比練健美的女生來的有力量嗎?
那這兩者是文弱書生生病了?還是健壯的女力士生病了?
甚至有時在患者的脈象上還會出現所謂的“假象”。
大家都聽過‘物極必反’這句成語,
而在黃帝內經中也有提到所謂的‘寒化火’,或者‘寒極生熱’這樣的觀念,
對應到患者的身上就可能在脈象上或者肌表上,出現完全相反的情形。
例如可能會看到一個患者全身發抖,但是輕觸身體卻又好像覺得是溫熱的,
摸他的脈象似乎輕輕按就可以摸到(浮脈在中醫代表陽證)。
如果醫家不管他發抖的症狀就直接認定是熱證,而給予瀉火的藥,
那這位患者將‘藥到命除’了!
對於上述的患者,如果醫家在切診上有更認真的評估,其實會看出一些玄機的。
例如雖然輕觸肌膚會覺得溫熱,但在稍微用力的久壓之後,
必定發現溫熱的感覺似乎沒那麼嚴重。
而在脈象上也會發現稍微重壓之後,怎麼一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
這就是中醫所謂“浮陽外越”的假象。
這些外表看來的陽熱症狀,其實是因為身體內的原陰不足了,
無法抓住僅剩的原陽,導致身體的陽氣外散。
等這些陽氣耗盡之後,患者也就升天了。
因此此時給予瀉火之藥,無疑就在加速患者的升天啊!
當然,厲害的醫師都明瞭這些道理,
只是在一位醫師一天看上一兩百位患者之後,加上一星期看病五六天的情形下,
如此長久下來,畢竟醫師還是人啊,怎麼可能不會出錯呢?
而要減少出錯的最好方法,除了讓醫師有足夠的休息外,
另外減少患者的數量以及多加反覆驗證(即望聞問切四診合併參考),
都可以大幅降地誤診的機會。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臼井靈氣初階工作坊(兩天)
每個人天生都有療癒的能力,例如當我們身體受傷的時候,
雙手會不自覺的就放在受傷的地方,來減緩受傷區域的不適。
而除了肉體上的傷我們會不自覺的將雙手覆蓋上去,對於身體內臟器的不適也是如此。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雙手放在腹部的地方時,我們可以知道他可能有腸胃的不適。
而除了肉體遭受疼痛時,我們會將雙手放在不舒服的區域外,
連傷心的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的將雙手放在胸口,讓傷心的不適減緩。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的將雙手放在身體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呢?
因為我們自己的雙掌,天生就可以釋放出具有療癒效果的能量!
這個透過雙手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於這個宇宙之中,
並且無私的提供給所有需要的萬物。
在世界各地都有對這種能量的記載,
有些地方稱其為普拉那(Purana)、瑪那(Mana)、普涅烏瑪(Pneuma)、巴拉卡(Baraka)…等等。
在中國我們比較熟悉的說法是「氣」,而在日本則稱為「靈氣Reiki」。
在靈氣的觀念中,整個宇宙充滿了療癒萬物的能量,
而靈氣就是透過雙手來接引宇宙中的這些能量,以進行療癒的一種技巧。
本工作坊所要傳授的臼井靈氣,算是近代靈氣療癒的始祖。
在兩天的工作坊中,我將親自為所有的學員進行臼井靈氣初階的現場點化,
以便與靈氣能量作一連結,並清理身體內的能量管道。
在點化之後,每個人即可隨時接引臼井靈氣的能量,以便用來療癒自己或他人。
由於一般人第一次學習或接觸靈氣的目的,多以身體或情緒的療癒為主,
加上我自己本身對身體療癒的經驗,
因此本臼井靈氣初階的工作坊技巧,將著重在靈氣與養生的層面。
但由於靈氣本身即包含了身心靈三個層面的療癒,
因此本工作坊沒有任何限制,任何有興趣接觸能量療癒,
或對自身的靈性成長有意願者,均可參加。
課程大綱:簡介臼井靈氣基本概念
簡介呼吸與冥想技巧
點化與淨化期
簡介能量系統(包含能量場、脈輪與經絡系統)
簡介療癒手位與練習(包含傳統手位、氣行經絡與動植物手位)
靈氣技術概說
療癒時的注意事項
課程資訊
上課時間:6/9跟6/16 10:00am~6:30pm,兩天均需參加。
上課地點: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100號8樓之10(頂溪捷運站1號出口)
報名方式:請寫信至elgucare@gmail.com報名
課程收費:6000元(註1),含講義、練習CD與結業證書乙份。
複訓收費:1800元(註2),介紹新學友同行則免複訓費。
註1:此為第二次開臼井靈氣初階的工作坊,因此學費有九折優惠為5400元。
若能在6/4之前完成報名與匯款,則享有八折優惠為4800元。
3人以上團報或者學生享九折優惠(與上述優惠可合併使用)。
註2:此為第二次開臼井靈氣初階的工作坊,因此複訓學費優惠價為1600元。
若能在6/4之前完成報名與匯款,則享複訓優惠價為1400元。
預約開課:本課程接受預約開課,預約人數達兩人以上即可討論開課時間。
雙手會不自覺的就放在受傷的地方,來減緩受傷區域的不適。
而除了肉體上的傷我們會不自覺的將雙手覆蓋上去,對於身體內臟器的不適也是如此。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雙手放在腹部的地方時,我們可以知道他可能有腸胃的不適。
而除了肉體遭受疼痛時,我們會將雙手放在不舒服的區域外,
連傷心的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的將雙手放在胸口,讓傷心的不適減緩。
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的將雙手放在身體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呢?
因為我們自己的雙掌,天生就可以釋放出具有療癒效果的能量!
這個透過雙手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於這個宇宙之中,
並且無私的提供給所有需要的萬物。
在世界各地都有對這種能量的記載,
有些地方稱其為普拉那(Purana)、瑪那(Mana)、普涅烏瑪(Pneuma)、巴拉卡(Baraka)…等等。
在中國我們比較熟悉的說法是「氣」,而在日本則稱為「靈氣Reiki」。
在靈氣的觀念中,整個宇宙充滿了療癒萬物的能量,
而靈氣就是透過雙手來接引宇宙中的這些能量,以進行療癒的一種技巧。
本工作坊所要傳授的臼井靈氣,算是近代靈氣療癒的始祖。
在兩天的工作坊中,我將親自為所有的學員進行臼井靈氣初階的現場點化,
以便與靈氣能量作一連結,並清理身體內的能量管道。
在點化之後,每個人即可隨時接引臼井靈氣的能量,以便用來療癒自己或他人。
由於一般人第一次學習或接觸靈氣的目的,多以身體或情緒的療癒為主,
加上我自己本身對身體療癒的經驗,
因此本臼井靈氣初階的工作坊技巧,將著重在靈氣與養生的層面。
但由於靈氣本身即包含了身心靈三個層面的療癒,
因此本工作坊沒有任何限制,任何有興趣接觸能量療癒,
或對自身的靈性成長有意願者,均可參加。
課程大綱:簡介臼井靈氣基本概念
簡介呼吸與冥想技巧
點化與淨化期
簡介能量系統(包含能量場、脈輪與經絡系統)
簡介療癒手位與練習(包含傳統手位、氣行經絡與動植物手位)
靈氣技術概說
療癒時的注意事項
課程資訊
上課時間:6/9跟6/16 10:00am~6:30pm,兩天均需參加。
上課地點: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100號8樓之10(頂溪捷運站1號出口)
報名方式:請寫信至elgucare@gmail.com報名
課程收費:6000元(註1),含講義、練習CD與結業證書乙份。
複訓收費:1800元(註2),介紹新學友同行則免複訓費。
註1:此為第二次開臼井靈氣初階的工作坊,因此學費有九折優惠為5400元。
若能在6/4之前完成報名與匯款,則享有八折優惠為4800元。
3人以上團報或者學生享九折優惠(與上述優惠可合併使用)。
註2:此為第二次開臼井靈氣初階的工作坊,因此複訓學費優惠價為1600元。
若能在6/4之前完成報名與匯款,則享複訓優惠價為1400元。
預約開課:本課程接受預約開課,預約人數達兩人以上即可討論開課時間。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從美國畜牧業對現今醫療觀的省思3
在第一篇文章提到,為了降低成本,因此現在的畜牧業很少把牛養在大片的草原上,
而是把一群牛養在一個狹小空間。
同樣的,為了降低成本與讓肉質好吃,
這些牛吃的已經不再完全是天然的牧草,而是夾雜著玉米或動物粉末的食物。
最後還是一樣,為了讓肉質好吃且可以賣上好價錢,
所以在牛隻的飼料中再添加入瘦肉精。
當然,在養殖的過程中絕對不能讓牛生病,不然很容易造成傳染,
而病死的牛隻售價一定不高,甚至不止不能販售,還要多花另一筆錢來焚化,
所以抗生素的施打怎麼可以免除呢?
還有還有,如果正常的牛隻需要養上兩年才能販售,
那假如我能在一年內就讓他可以販售,是不是等於週轉率快上別人一倍呢?
這時生長激素怎麼可以省去呢?
我們由此可以發現,每一個非天然的養殖方式,
之所以出現在畜牧業中都有他的理由。
也就是說,人類為了每一種不同的目的,
就會想要去改變原來牛隻的飲食或者生活型態。
而這樣的畜牧方式,在經過二、三十年後已經慢慢發現他們的問題了。
但是為了經濟利益,他們不得不繼續如此來飼養他們的牛隻,
除非他們願意放下對於經濟的恐懼。
而這個情形跟現在民眾對一般醫療的觀念是不是一樣呢?
例如每個小嬰兒一出生就會被要求施打許多的疫苗,
而通常在施打這些疫苗時,民眾得到的資訊只有‘如果沒有施打會有怎樣的風險’,
卻很少有“如果打了會有怎樣的風險”!
甚至民眾不僅在知的權利上是不平等的,而且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因為法律可能規定“如果不施打某些疫苗,將不得入學”。
原本每位父母就都會擔心小孩生病,
因此原則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帶小嬰兒去施打疫苗,
但有人想過這些疫苗在身上的作用是什麼嗎?
例如說,A疫苗與B疫苗之間是否會有意料之外的反應發生呢?
又或者說,甲公司的A疫苗與乙公司的A疫苗是完全一樣的嗎?
如果乙公司的A疫苗與甲公司不完全相同,
那乙公司的A疫苗與B疫苗的反應是不是又會不一樣了呢?
而因為每個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小孩生病,都會讓他們的小孩接受疫苗,
這邊接受疫苗的目的就產生了,是不是跟幫牛隻打抗生素的原理很像呢?
在這邊我補充一下有關狂牛症的資料。
就歐美的醫學認為,狂牛症的疾病是因為在反芻動物的飼料中,
加入了反芻動物屍體的關係。
他們目前發現,只要將反芻動物的蛋白質排除在反芻動物的飼料之中,
就可以避免牛隻得到狂牛症。
因此從這份資料看起來,似乎狂牛症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疾病!
而起因就是在人類自做主張的餵食牛隻吃反芻動物的蛋白質!
如果僅僅是將反芻動物的蛋白質餵食給牛隻吃,就會產生狂牛症這樣的疾病,
那施打抗生素、生長激素、瘦肉精…等等化學物質到牛隻的體內,
還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除了疫苗之外,還有很多宣稱可以增強體力的保健品也是。
不是說不可以增強體力,但是“如果增強體力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壓榨更多的體力”,
那就不要服用這些增強體力的補品也罷。
而且這些保健品很多已經不是中藥了,
因為中醫絕對不會要你不睡覺也不吃飯,而僅是在吃補血養氣的藥品。
因此如果有一位中醫師強調吃了他的特殊中藥,便可以不用睡覺也不用吃飯,
還可以身強體壯的話,那就我的認知他便稱不上是一位中醫師了。
每個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輸給別人,
因此只要聽別人說某些東西對小孩好,就會盡量的給小孩服用。
如同畜牧業的飼主一樣,為了讓自己養的牛隻肉質好吃、
不容易生病與賣個好價錢,
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當成是造物主般的改變牛隻的飲食與作息環境。
但這樣的改變真的是好的嗎?
我記得在木村阿公的奇蹟蘋果一書中有提到,
木村阿公種植的水稻因為不用任何肥料或農藥,
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會長的比其他人的水稻來的慢。
但是過了幾個月之後,木村阿公種植的水稻就會快速的生長,
甚至當別人的水稻因為大雨或狂風的來襲而傾倒時,他的水稻依然挺直腰桿。
這時木村阿公拔起他的水稻與其他人的水稻比較,
他才發現原來他種植的水稻根扎的比別人深,根鬚的密度也比別人大,
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也站的更穩!
從這邊我們可以發現,
大自然希望我們把基本的功夫先扎穩,接下來就可以自然的開花與結果。
但人類因為非常的聰明,總是想要挑輕鬆的路來走,盡量的避開困難與挑戰。
可是我們應該仔細的想一想,如果一棵果樹的根不夠扎實的話,
那當該顆果樹上所結的果實越多,該顆果樹是不是越容易倒下呢?
這就如同一個人一直在追求外表的健壯與美麗,但卻忽略了身體內在的根本。
大自然教我們只要將身體照顧好,自然就可以對抗七八成以上的疾病。
但是人類的大腦卻希望可以研發出每一樣的藥物,去對抗百分之百的疾病。
在一開始的時候,大自然給人體的自癒力,
加上人類大腦的創造力確實將可以對抗的疾病提升到八九成,
但是某些藥物卻有可能抵銷掉人類原始的自癒力。
此時的人類就會對身體本身的自癒系統失去信心,
接著便想完全的接管身體的運作系統。
但大自然知道某些反應到某些時期就該結束,
而人類的大腦卻有可能停留在該項反應的好處,而執著的硬要留下該項反應。
就這樣身體原本的循環被破壞了,
而想建立新循環的人類大腦,卻還搞不清楚什麼是該保留的,而什麼是該淘汰的。
我忘記在哪邊看過這樣的一句話,
內容大致是說“凡事都會是美好的,如果現在不是,那一定還沒到最後”!
也許試著放下控制的念頭,轉而變成觀察的角度,
且這個觀察是不帶任何批判時,人類就會知道該如何對待自己與萬物了。
而是把一群牛養在一個狹小空間。
同樣的,為了降低成本與讓肉質好吃,
這些牛吃的已經不再完全是天然的牧草,而是夾雜著玉米或動物粉末的食物。
最後還是一樣,為了讓肉質好吃且可以賣上好價錢,
所以在牛隻的飼料中再添加入瘦肉精。
當然,在養殖的過程中絕對不能讓牛生病,不然很容易造成傳染,
而病死的牛隻售價一定不高,甚至不止不能販售,還要多花另一筆錢來焚化,
所以抗生素的施打怎麼可以免除呢?
還有還有,如果正常的牛隻需要養上兩年才能販售,
那假如我能在一年內就讓他可以販售,是不是等於週轉率快上別人一倍呢?
這時生長激素怎麼可以省去呢?
我們由此可以發現,每一個非天然的養殖方式,
之所以出現在畜牧業中都有他的理由。
也就是說,人類為了每一種不同的目的,
就會想要去改變原來牛隻的飲食或者生活型態。
而這樣的畜牧方式,在經過二、三十年後已經慢慢發現他們的問題了。
但是為了經濟利益,他們不得不繼續如此來飼養他們的牛隻,
除非他們願意放下對於經濟的恐懼。
而這個情形跟現在民眾對一般醫療的觀念是不是一樣呢?
例如每個小嬰兒一出生就會被要求施打許多的疫苗,
而通常在施打這些疫苗時,民眾得到的資訊只有‘如果沒有施打會有怎樣的風險’,
卻很少有“如果打了會有怎樣的風險”!
甚至民眾不僅在知的權利上是不平等的,而且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因為法律可能規定“如果不施打某些疫苗,將不得入學”。
原本每位父母就都會擔心小孩生病,
因此原則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帶小嬰兒去施打疫苗,
但有人想過這些疫苗在身上的作用是什麼嗎?
例如說,A疫苗與B疫苗之間是否會有意料之外的反應發生呢?
又或者說,甲公司的A疫苗與乙公司的A疫苗是完全一樣的嗎?
如果乙公司的A疫苗與甲公司不完全相同,
那乙公司的A疫苗與B疫苗的反應是不是又會不一樣了呢?
而因為每個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小孩生病,都會讓他們的小孩接受疫苗,
這邊接受疫苗的目的就產生了,是不是跟幫牛隻打抗生素的原理很像呢?
在這邊我補充一下有關狂牛症的資料。
就歐美的醫學認為,狂牛症的疾病是因為在反芻動物的飼料中,
加入了反芻動物屍體的關係。
他們目前發現,只要將反芻動物的蛋白質排除在反芻動物的飼料之中,
就可以避免牛隻得到狂牛症。
因此從這份資料看起來,似乎狂牛症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疾病!
而起因就是在人類自做主張的餵食牛隻吃反芻動物的蛋白質!
如果僅僅是將反芻動物的蛋白質餵食給牛隻吃,就會產生狂牛症這樣的疾病,
那施打抗生素、生長激素、瘦肉精…等等化學物質到牛隻的體內,
還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除了疫苗之外,還有很多宣稱可以增強體力的保健品也是。
不是說不可以增強體力,但是“如果增強體力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壓榨更多的體力”,
那就不要服用這些增強體力的補品也罷。
而且這些保健品很多已經不是中藥了,
因為中醫絕對不會要你不睡覺也不吃飯,而僅是在吃補血養氣的藥品。
因此如果有一位中醫師強調吃了他的特殊中藥,便可以不用睡覺也不用吃飯,
還可以身強體壯的話,那就我的認知他便稱不上是一位中醫師了。
每個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輸給別人,
因此只要聽別人說某些東西對小孩好,就會盡量的給小孩服用。
如同畜牧業的飼主一樣,為了讓自己養的牛隻肉質好吃、
不容易生病與賣個好價錢,
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當成是造物主般的改變牛隻的飲食與作息環境。
但這樣的改變真的是好的嗎?
我記得在木村阿公的奇蹟蘋果一書中有提到,
木村阿公種植的水稻因為不用任何肥料或農藥,
因此在一開始的時候會長的比其他人的水稻來的慢。
但是過了幾個月之後,木村阿公種植的水稻就會快速的生長,
甚至當別人的水稻因為大雨或狂風的來襲而傾倒時,他的水稻依然挺直腰桿。
這時木村阿公拔起他的水稻與其他人的水稻比較,
他才發現原來他種植的水稻根扎的比別人深,根鬚的密度也比別人大,
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也站的更穩!
從這邊我們可以發現,
大自然希望我們把基本的功夫先扎穩,接下來就可以自然的開花與結果。
但人類因為非常的聰明,總是想要挑輕鬆的路來走,盡量的避開困難與挑戰。
可是我們應該仔細的想一想,如果一棵果樹的根不夠扎實的話,
那當該顆果樹上所結的果實越多,該顆果樹是不是越容易倒下呢?
這就如同一個人一直在追求外表的健壯與美麗,但卻忽略了身體內在的根本。
大自然教我們只要將身體照顧好,自然就可以對抗七八成以上的疾病。
但是人類的大腦卻希望可以研發出每一樣的藥物,去對抗百分之百的疾病。
在一開始的時候,大自然給人體的自癒力,
加上人類大腦的創造力確實將可以對抗的疾病提升到八九成,
但是某些藥物卻有可能抵銷掉人類原始的自癒力。
此時的人類就會對身體本身的自癒系統失去信心,
接著便想完全的接管身體的運作系統。
但大自然知道某些反應到某些時期就該結束,
而人類的大腦卻有可能停留在該項反應的好處,而執著的硬要留下該項反應。
就這樣身體原本的循環被破壞了,
而想建立新循環的人類大腦,卻還搞不清楚什麼是該保留的,而什麼是該淘汰的。
我忘記在哪邊看過這樣的一句話,
內容大致是說“凡事都會是美好的,如果現在不是,那一定還沒到最後”!
也許試著放下控制的念頭,轉而變成觀察的角度,
且這個觀察是不帶任何批判時,人類就會知道該如何對待自己與萬物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