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不是只有媽媽才有媽媽手喔

 之前一位男性個案因為手腕疼痛、大拇指活動時卡卡的,原本以為先自行在疼痛處加壓按摩或是貼痠痛藥膏就能改善,沒想到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因此前來就診。在聽了他的症狀主述後,簡單的教他做了芬可斯坦測驗(Finkelstein-Test)後,出現大拇指根部疼痛的情況,便告訴他是媽媽手。該名男性個案聽到後不可置信地說「我又不是媽媽,怎麼會有媽媽手?!」

雖然媽媽手常見於中年婦女或產後媽媽身上,當抱小孩、擠母乳、提握重物時用力姿勢不正確,或者長期重覆做拇指根部的肌腱伸展、外展動作都會導致媽媽手。但媽媽手並非女性專屬的疾病,如果爸爸長時間照顧小孩,或是美髮師、3C低頭族、插花園藝工作者甚至上班族,都有可能罹患媽媽手。

媽媽手在醫學上又稱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或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是一種慢性肌腱炎,主要是因為不斷刺激手背橈側(靠近姆指側)肌腱導致周圍的腔室腫脹,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的肌腱和滑膜,使通道變狹窄、肌腱和滑膜發炎腫脹,手腕姆指側出現疼痛,嚴重時會造成肌腱沾黏,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受到限制。

媽媽手主要常見症狀是接近手腕處的大拇指側,出現無法使力或持續疼痛的現象。另外常合併上肢緊繃、局部腫脹等症狀,且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尤其當大拇指翹起來(伸拇指肌)的時候更痛。此外,當手腕及手進行扭轉的動作或拇指的反覆伸直、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ex:扭毛巾、寫字等使用到大拇指力量的活動。

許多個案聽到肌腱炎都會想說是小事,自己會好。不過在經驗上,由於拇指在日常活動的重要性,因此媽媽手是屬於很難自己好的肌腱炎。西醫文獻上媽媽手平均要23個月才會痊癒而不痛。明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肌腱炎,卻很難好,而且還會因反覆摩擦導致腱鞘肥厚的現象,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更嚴重甚至骨頭增生腫起來。有些媽媽手特別嚴重,甚至會有拇指、食指麻木,或抽痛。摸到或壓到手腕的某個點,會有像電到的感覺傳到手指頭。這種患者甚至打類固醇也很難好,原因在於手臂的淺橈神經(Superficial radial nerve)被其他組織壓迫套住了。因此如果對媽媽手置之不理,病情只會愈來愈惡化!

臨床上我常遇到很多媽媽手個案,即使接受了西醫的復健治療與震波治療或者中醫的針灸推拿治療,但是狀況還是沒有明顯改善的。這是由於大部分人對於媽媽手的觀念還侷限在拇指根部的治療。但在我的經驗上,只在拇指根部也就是患處加壓按摩治療,或者震波施打位置就在拇指根部的治療,其實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療。

在我的經驗上,媽媽手牽涉到的肌肉至少就有七大部位,分別是腕部伸肌群(包含橈側腕長伸肌和橈側腕短伸肌、還有尺側伸腕肌)、伸指肌、旋後肌、對掌拇肌內收拇肌旋前圓肌、肱橈肌以及腕部屈肌群(包括橈側屈腕肌、尺側屈腕肌、屈指淺肌和屈指深肌),因此在治療必須要同時把這六部分的肌肉考慮進來。甚至還需要考慮西醫的筋膜結構或者中醫的經絡系統,畢竟人體的所有肌肉是互相影響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王建民了。

時王建民因為跑壘不慎而導致腳掌骨折,但後來卻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隔年肩膀也受傷了。一般人聽到肩膀受傷的原因是腳掌骨折,應該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但是只要明瞭了人體動力學,就可以知道因為腳掌骨折導致下盤力量流失,原本投手依靠下盤肌肉提供的扭力減弱了,因此只能更使力的用上肢的力量,但下肢肌肉絕對比上肢有力量,因此就出現球速下降而肩膀也受傷的情況了。

因此對於媽媽手的治療,我也是秉持著對全身性肌肉骨骼結構的評估,然後將緊繃沾黏的肌肉筋膜處理開,同時對媽媽手的病根做處理,這樣才可以加速症狀的緩解。大部分個案在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就可以痊癒而不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