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吃藥的問題,在很多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惑。
對於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我們可以好好的來探究一下。
有不少位患者曾問過我:聽說有人建議每15天就要調整一下所吃的藥物,這個說法正確嗎?
關於吃藥需要15天調整一次的說法,我個人是覺得很奇怪的。
就我的了解,會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是因為怕身體對該藥物產生抗藥性,或者是適應性。
但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比較適用在西藥上,或者說是以”抑制症狀為出發點”的用藥。
因為絕大部分的西藥都是以抑制症狀為出發點,也就是說西藥並沒有針對病因做治療。
而會這麼做,有相當的原因是因為西醫是以”急救醫學”為強項。
既然是急救,就代表使用的藥物有一定的毒性,這邊的毒性其實就是所謂的”副作用”。
中醫所謂”是藥三分毒”,主要強調的是所有的藥物都有它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而適應症與禁忌症其實指的是一體的兩面。
舉例來說,我們會說”薑茶”這味中藥的適應症是”冷底”的人,
而其禁忌症就是”熱底”的人。為什麼?
因為薑的屬性是辛熱,而熱可以治寒,
當然對於冷底的人來說,薑就如同雪中送炭一樣是他的救命仙丹。
但對於熱底的人如果還讓他喝薑茶,不就類似火上加油,當然是他的毒藥啦。
換個例子來說,毛地黃是常用的強心藥劑,用來急救用的。
但是當一個人從垂死邊緣被毛地黃救活之後,
不能因為毛地黃把他救活了就視為仙丹妙藥的繼續服用,
當他已經恢復正常的心跳與血壓後,如果還繼續服用毛地黃,
反而會出現心律不整的危症,也是會喪命的。
回到原先討論該不該15天調整服藥的問題。
由於很多藥物被用來當成”症狀抑制劑”(不只有西藥,很多人也把中藥當成症狀抑制劑),
因此即使服用了藥物導致身體的症狀緩解,
但由於病因仍然存在,所以身體會想繼續地發出訊號(即身體不適的症狀),
這時就可能出現原本的藥物壓制不住身體症狀的情形。
如同河流因為大雨而潰堤,但在面對潰堤的問題時,人們選擇的是增高堤防的方式。
一開始增加了三公尺當然是足夠的,但是隨著河底淤泥的增加,
到後來三公尺的堤防也會開始不夠的道理一樣。
而真正的中醫在治病時療癒的是病因與病機,回到河流潰堤的例子來討論。
簡單來說,中醫會發現造成潰堤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目前的大雨,而第二個是因為河底淤泥太多。
因此在處理上也會有兩個步驟。
首先,沒有人可以要老天不下雨,因此初期仍會以增高堤防為首要任務。
但是等雨停了之後,就必須處理河底淤泥的問題了。
只是很多人會以為增高河堤已經足夠了,
因為增建後的堤防高度已經可以應付這次的大雨了,況且目前也沒有再下雨,
也就沒有潰堤的危險,為何要去清除淤泥呢?
這個問題看似很明顯,但卻是很多人經常會犯的錯誤。
所以在這邊我們就可以發現,如果需要換藥(如雨停了),
即使只吃一天也就需要換藥了(不再增加堤防的高度)。
但如果病情仍需要該藥物,即使吃一個月都不需要換藥。
如同在清淤泥時,我們要看的是淤泥清乾淨了沒?
而不是已經清多久的淤泥?或者已經清出多少淤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