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心得分享10

在說明了很多屬於診斷的陰陽觀念後,
經文接下來要提的,是有關治療的陰陽觀念。
首先摘路一段經文於下:“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裡,
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
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該段經文的前面,主要是用針灸的方式來治病。
而當使用針灸治病的時候,人體的經絡觀念就會非常重要,
這時一定要有經絡是互相貫通的觀念。
在經絡之間屬互相貫通,且各有陰陽的觀念下,
就可以發展出經文所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針灸觀念。
當醫者能適當的整合這些資訊時,就不會有誤診與誤治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險!

而在該段經文的後半部,又回到診斷陰陽的重要!
例如經文提到“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也就是說,陰陽是診斷的精隨。
如果陰陽的診斷錯誤,那就一定會造成誤治,也當然會讓患者的病情加重。
而診斷時該如何辨別陰陽呢?
中醫在診斷時講求望聞問切四診,
因此經文就提到要四診合參來辨別陰陽,這樣才不會有誤診的情形發生。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經文沒有特別強調脈診,
因為脈診只是四診其中的一樣,所以不建議單靠把脈就診斷病情。
而且在中醫的很多文獻中,都有記載“脈證不和”的情形,
或治療時“捨脈從症”的狀況!
也就是說有時脈象會是假的,這時如果單靠把脈診斷,很可能就會造成誤診囉!

不過這邊我也要強調一點,這邊的假不是絕對的假,
而只是寒極化火,或者熱極轉寒的情形。
也就是說,可能有的患者脈象會非常的沉,而沉屬陰脈,
因此有人就會認為這是陰病而用熱藥。
但如果更小心的去觀察的話,可能會發現這個沉脈會非常的有力,
也跳的非常的快,這時就不應該是陰病,反而是陽病了!
因此有人可以單用脈診診病,我不覺得奇怪,但我不希望大家把這樣的能力給神化。
畢竟能正確診斷你的問題,而且能準確的療癒你的症狀,
這樣的醫師就是合格的醫師了。
也就是說,神話級的表演不需是必備的!

再補充一次診斷的重點後,經文又回到治療的觀念上。
這邊將最後一段經文摘錄於下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這邊說明了很多中醫治病的方法,例如第一句說的是針的療法。
當病剛形成的時候,可以用針刺之以泄其邪,
且因病仍在表,因此可隨即出針,則病可癒。
但如果等到久病邪盛的時候呢?
這時就需要加上留針的方式,讓泄邪氣的作用時間久一點。
接下來提的是用藥方面的觀念。
當病邪在體表的時候,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除邪;
當病邪重且實於體內的時候,可以用攻下的藥劑排邪;
如果是氣血衰弱的時候,就應該使用補益的藥劑來恢復身體的氣血!

但因為氣血有分陰陽,所以在用藥上仍要分陰陽。
例如形不足者是屬陽氣衰微,而中醫的氣屬陽,
所以用氣分之藥來溫養會比較恰當;
而精不足者是屬陰髓枯竭,而中藥的精屬陰,
所以要用厚味的藥來補養,這時的效果才會明顯。
這邊在中醫裡有兩個代表用藥,十劑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
其中人參補氣,而羊肉補形。
所以對應到經文來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如同使用人參這味氣藥;
而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則如同用羊肉。
很多人一聽到中藥,就會想到一堆藥草,但其實平常吃的東西也都是中藥
例如這邊提到的羊肉,在補形的功效上是比人參還來的明顯喔!

另外中醫有將身體分成上中下三個部份,稱為三焦,
因此當病邪所楚的位置不同時,用藥的方式也就會不一樣。
例如當病邪在胸膈以上,這時屬於上焦的部份,
就可以用吐的方式,將病邪快速的排出體外。
而當病邪在下腹部的地方,這時屬於下焦的部位,
就應該改用攻下的方法,盡快將病邪驅離身體。
而當病邪處在脾胃的部位呢?
這邊是屬於中焦的部位,不適合用吐的方式,也不適合用攻下的方法。
但因為腸胃在正常的生理功能上,仍有向下焦移動的趨勢,
因此宜改用緩和的消導藥劑,藉由提升脾胃的功能,
搭上些微的下行之藥,讓病邪順勢的由二便排出體外。
這是中醫在治病上的特有思考方式,
不只考量到病邪,而且還會考慮到身體的正常運轉方式

前面的經文提到,當病邪比較淺表時,可以用發汗的方式來除邪氣。
而要達到發汗的用藥方法可以再分兩種,
第一種是單純的服用發汗藥,而第二種就有點類似泡溫泉的方式。
經文的‘漬形’可以解釋成‘藥浴’的意思。
而哪些人需要用到第二種方式來發汗逐邪呢?
基本上比較適用於冬月天寒的情形,
這時因為大自然氣候的關係,因此單用發汗之藥,較難有明顯的功效。
如果再加上患者長年胃虛久寒,則更難單用發汗藥來達到效果。
甚至對於胃氣過虛的人,如果太常使用發汗之藥,
反而會讓胃陽之氣更虛,而出現流汗後全身懶洋洋的情況!

對於這類患者,就可以建議用溫熱的藥浴方式,來加速達到全身的驅寒以取汗。
不過這邊要提醒大家一個重要觀念,不管是服用發汗的中藥,或者是藥浴的方式,
當身體出汗之後,必須注意水分的補充。
這時建議應該服用溫開水,而且在流汗導致衣服微濕的時候,
一定要將汗擦乾,甚至換一套乾爽的衣服,才可以再外出或者開窗。
不然原先的寒邪才剛外逐,皮膚的毛細孔正打開,就又吹到寒風,
反而又引新的寒邪侵入身體,讓病情變的更加嚴重!

經文下一句的慓悍,可以指病勢的急猛,
這時可選用收斂的藥,或者適時的加以按摩導引。
而如果是病氣屬實的,可以用散瀉的藥加以逐邪。
基本上可以發現,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先將疾病的陰陽屬性辨別清楚,
當疾病的陰陽緩急確認後,就可以判斷治法的剛柔。
如陽盛而病者,宜先救其陰,此為陽病治陰;
反過來說,如果是陰盛的疾病,就應該先救其陽,即所謂陰病治陽。
另外,在確認疾病的陰陽屬性後,
還要再細分是屬於氣的病還是血的病,以及其所侵犯的部位。
如果是血實的病,則可以用刺法即放血的方法,來疏瀉邪氣;
而如果是氣虛的疾病,則可以用挹彼注此的方式,
從經絡之氣不虛的地方,導引其氣來提升氣虛的地方。

關於簡單的陰陽兩個字,中醫就可以給予轉化出非常多的變化,
因此每個醫家對於陰陽的看法也會不盡相同。
在這個情況下,與其四處爭辯誰的理論對或誰的理論錯,
倒不如好好的完善自己的觀念,
讓自己在醫療的路上,可以提供給患者更好的療癒。
我相信,只要能將每一個患者都療癒的方式,那就會是正確的療癒方式。
不需用自己的自我去批判別人的療癒,
而應該虛心的看待每一種有效的療癒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