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療癒包含三個層面:身體、情緒與意識三者中以意識層面為療癒最終之目的,因為所有的療癒皆須被療癒者主動且有意願的參與,在此我提供四種自我療癒課程的教授: 擴大療癒法一階工作坊 臼井靈氣工作坊

亢達里尼靈氣工作坊雪白治療系統工作坊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從接觸能量的經驗,反思中醫的精髓1

大約從兩年前開始,我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第一個類似氣功的東西,
就是所謂的臼井靈氣。
慢慢的,在接下來的兩年之中,我也陸續的學習了雪白能量治療系統,
與亢達里尼靈氣,甚至在最近也接觸了擴大療癒法。
當初會去學這些能量療癒的系統,主要是因為中醫對於經絡或者氣的描述。
而既然氣在中醫裡面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身為一位中醫師怎麼可以不知道什麼是氣呢?
因此其實我當初會去接觸這些能量療法,並不是想用這些療癒方式來療癒患者,
而是想親自去體驗中醫所說的氣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看到這邊,還是會對於‘氣’是什麼感到一頭霧水,
甚至認為在現今一切講求科學的理論中,
我竟然還回頭去找那早已被拋棄與否認的東西,說不定是頭殼壞掉了!
但就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中醫是一門養身的學問,
而且歷代的醫家都非常尊敬黃帝內經,但黃帝內經卻寫了很多有關氣的資料。
甚至中醫在診斷上除了大眾最為知道的‘脈診’外,
其實還有其他的三種診斷方式,即所謂的“望診、聞診與問診”。
而在歷代的中醫書籍中,這四種診斷方法的順序是
‘望診、聞診、問診與切診(即脈診)’。

因此在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些疑問,例如爲什麼望診會排在第一順位呢?
且望診看的又是什麼呢?真的是民國初年診斷書籍說的看臉色?
那對於有化妝或者古時有刺青的人不就看不到了?
看頭髮、嘴唇或者指甲的顏色?
那現在染髮、指甲油或者脣膏那麼發多種類,不就什麼也看不到。
甚至說看一個人的身型?
可是古代人的衣著好像包的比現代人還來的多
(這是在告訴我們,地球的暖化問題真的越來越嚴重了嗎?),
不就根本都看不到!

大家都知道切診就是把脈,中醫師將手放在患者的寸口脈上
(即大體解剖的橈動脈,對應到中醫的經絡是所謂的肺經),
藉由醫師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來感受患者肺經之氣的運行有無異常,
以此診斷患者身上的疾病。
雖然聽起來這樣的診斷方式非常的不可思議,但就臨床上卻真有準確與可信的地方,
因此現代已經有很多的科學儀器想要去找出脈的波動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
不過這樣的方法有點像是從結果做統計與歸類,
然後再去回推下次如果檢測出相同脈象時,即可能代表某種疾病。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合理且科學的方式,但有人想過一些問題嗎?
例如有關中醫的診斷資料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那時的人口數有多少?
交通的便利性又如何?
而且那時還沒有紙或筆的發明,又有多少醫家會將自己的經驗寫下來?
而且A醫家整理的資料B醫家會接受嗎?…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中醫的脈診資料應該不是統計與歸納下來的東西。
那脈診的資料是如何得出來的呢?

而且就黃帝內經的內容看來,其實切診並不完全等同脈診,
應該還包含了觸診的部分。
這邊的觸診包含了肌表、手足、胸腹、頭額與腧穴…等等的觸診。
而且每一個部位所表現的症狀是各有意義的,
因此在完整的診斷上,是不能僅僅單靠把脈就論定的,
不然就可能陷入以管窺天的窘境。

我們再回頭想一想,中醫不是還有其他的三種診斷方式嗎?
在脈診之前的是所謂的問診。
問診這個簡單,不就是問患者哪邊不舒服而已。
那為什麼問診會排在脈診之前呢?
如果真要誇大醫師的能力,那脈診應該在問診之前啊。
就像我常常聽到患者說:某某中醫師非常利害,因為你進去他不會問你任何一句話,
甚至連你要跟他主動說明哪邊不舒服,他都會要你閉嘴。
那位神醫只要摸摸患者雙手的脈象,就可精確的描述出患者的病情,
因此該位醫師必然非常的利害。
從這個經驗邏輯來判斷,中醫四診的順序至少應該是‘望聞切問’,
而不是“望聞問切”啊!

爲什麼切診在最後?其實這個問題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來。
首先脈診主要的參考依據有三種,即快慢、形狀跟浮沉。
簡單講就是看看心跳快或慢,摸起來像豆子或像刀鋒或像吉他弦,
以及有力量或者沒力量。
但是心跳的快或慢,以及有力或沒力會跟很多因素有關,
例如小孩的心跳一般來說比大人快,而男生的脈搏跳動的會比女生來的有力。
這些都是相對性的比較,如何給予正確的定義呢?

例如有資料整理出來說:一歲以下的嬰兒其心跳大約在每分鐘120~140下,
而五歲以下的嬰兒大約每分鐘在100下,十歲的小孩心跳每分鐘約90下。
那今天一位5歲的小孩每分鐘心跳95下,跟一位十歲的小孩每分鐘心跳95下,
到底誰生病了?
而男生的脈搏要比女生有力?那怎樣算有力?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男書生,其脈搏力量會比練健美的女生來的有力量嗎?
那這兩者是文弱書生生病了?還是健壯的女力士生病了?

甚至有時在患者的脈象上還會出現所謂的“假象”。
大家都聽過‘物極必反’這句成語,
而在黃帝內經中也有提到所謂的‘寒化火’,或者‘寒極生熱’這樣的觀念,
對應到患者的身上就可能在脈象上或者肌表上,出現完全相反的情形。
例如可能會看到一個患者全身發抖,但是輕觸身體卻又好像覺得是溫熱的,
摸他的脈象似乎輕輕按就可以摸到(浮脈在中醫代表陽證)。
如果醫家不管他發抖的症狀就直接認定是熱證,而給予瀉火的藥,
那這位患者將‘藥到命除’了!

對於上述的患者,如果醫家在切診上有更認真的評估,其實會看出一些玄機的。
例如雖然輕觸肌膚會覺得溫熱,但在稍微用力的久壓之後,
必定發現溫熱的感覺似乎沒那麼嚴重。
而在脈象上也會發現稍微重壓之後,怎麼一點反抗的力量都沒有。
這就是中醫所謂“浮陽外越”的假象。
這些外表看來的陽熱症狀,其實是因為身體內的原陰不足了,
無法抓住僅剩的原陽,導致身體的陽氣外散。
等這些陽氣耗盡之後,患者也就升天了。
因此此時給予瀉火之藥,無疑就在加速患者的升天啊!

當然,厲害的醫師都明瞭這些道理,
只是在一位醫師一天看上一兩百位患者之後,加上一星期看病五六天的情形下,
如此長久下來,畢竟醫師還是人啊,怎麼可能不會出錯呢?
而要減少出錯的最好方法,除了讓醫師有足夠的休息外,
另外減少患者的數量以及多加反覆驗證(即望聞問切四診合併參考),
都可以大幅降地誤診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